
在广州荔湾龙津路步行街的市政改造工程中,拉森钢板桩施工是一项关键环节,尤其在人流量密集的商业街区,如何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有效疏导行人,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为确保施工期间行人通行安全、减少对周边商户和居民的影响,必须严格落实“拉森钢板桩行人疏导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从组织管理、技术措施、现场布置到应急响应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执行。
首先,在施工前应成立专项安全管理小组,明确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及现场协调人员的职责分工。所有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安全培训,重点学习拉森钢板桩施工流程、危险源识别、个人防护装备使用以及突发情况应对措施。特别是针对步行街人流高峰期的特点,需制定详细的交通疏导方案,并与街道办、交警部门及社区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信息畅通、协同配合。
在技术层面,拉森钢板桩的打设应优先采用静压或振动较小的设备,以降低对周边建筑结构和地下管线的扰动。施工区域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设置封闭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采用坚固、防风、防倾倒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围挡外侧须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如“施工重地,禁止入内”“前方施工,请绕行”等,并配备夜间反光条和照明设施,确保夜间可视性。
为实现有效的行人疏导,应在步行街两端及主要出入口设置引导标识系统。标识应采用中英文双语,图文结合,清晰标明临时通道走向、安全出口位置及应急集合点。建议设置不少于两条临时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3米,地面铺设防滑垫或临时硬化路面,防止雨天湿滑造成摔伤。通道两侧应安装连续式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并加装密目式安全网,防止小型物件坠落伤人。
在人流高峰时段(如上午10:00-12:00,下午17:00-20:00),应增派专职疏导员在关键节点值守,实行“定点+流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疏导员需穿戴反光背心,手持引导旗或扩音设备,主动提醒行人注意安全,避免靠近施工区域。同时,可通过广播系统循环播放安全提示,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
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三区分离”原则,即作业区、材料堆放区与人行通道严格分隔。拉森钢板桩材料应集中堆放于指定区域,底部垫高并固定,防止滚动滑移。打桩机械作业时,半径10米范围内严禁人员停留,吊装作业须由持证信号工指挥,确保全过程可视化操作。所有机械设备应定期检修,杜绝带病运行。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围挡倒塌、机械故障或人员受伤,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现场应配备急救箱、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等基本救援物资,并确保至少有一名具备急救资质的人员在场。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封锁危险区域,疏散周边人群,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此外,环境保护同样不可忽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和振动应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建议采用雾炮机进行降尘处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在午休和夜间进行高噪音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商户经营和居民生活的干扰。
最后,项目部应建立每日巡查制度,由安全员对围挡稳定性、通道畅通性、标识完整性及人员防护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记录。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整改,做到闭环管理。同时,通过张贴公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向公众通报施工进展和出行提示,争取社会理解与支持。
综上所述,广州荔湾龙津路步行街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行人疏导安全技术交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只有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每一个细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在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守护好每一位市民的出行安全,真正实现城市更新与民生福祉的和谐共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