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施工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但在广州这样的南方城市,虽然气温相对较高,但每年仍会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特别是在寒潮来袭期间,气温可能骤降至5℃以下,甚至接近0℃。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若不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极易影响施工质量与作业安全。因此,针对广州地区冬季拉森钢板桩施工的特殊性,必须制定科学、系统的防冻安全技术交底要点,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首先,应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机制。施工单位应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特别是寒潮、霜冻等极端天气预警信息。项目部需安排专人负责每日收集和分析气温数据,提前24至48小时预判低温风险。一旦预测气温将连续低于5℃,应立即启动冬季施工应急预案,调整施工计划,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开夜间低温时段施工。
其次,材料管理是防冻工作的关键环节。拉森钢板桩本身虽为钢材,不易受低温脆化影响,但在极低温环境下,钢材的韧性会有所下降,增加焊接或打桩过程中开裂的风险。因此,在低温条件下施工时,应避免在气温过低时段进行焊接作业。如确需焊接,必须采取预热措施,将焊缝区域加热至100℃以上,并使用低氢型焊条,焊接完成后进行保温缓冷处理,防止产生冷裂纹。同时,所有进场的钢板桩及连接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场地,避免雨雪浸湿导致表面结冰,影响吊装和拼接作业。
机械设备的防冻维护也不容忽视。打桩机、履带吊、液压振动锤等大型设备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润滑油黏度增大,液压系统响应迟缓,容易造成设备故障或操作失灵。为此,应提前更换适合低温环境的液压油和润滑脂,检查发动机冷却液的冰点,确保其防冻性能满足当地最低气温要求。设备启动前应进行充分预热,严禁冷机强行作业。夜间停工后,应及时排放水箱和管路中的积水,防止冻结胀裂。
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同样需要重点防护。冬季广州偶有降雨,地面湿滑,加之低温可能导致局部积水结冰,极易引发人员滑倒、机械侧翻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现场排水管理,及时清理积水,尤其是在基坑周边、施工便道和设备停放区域铺设防滑材料,如砂石、木板或防滑垫。对于已打入的钢板桩围护结构,应检查其连接锁口是否因温度变化产生变形或松动,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
人员安全防护方面,尽管广州冬季整体温暖,但早晚温差大,长时间户外作业仍可能导致工人冻伤或感冒。项目部应为施工人员配备足够的防寒劳保用品,如保暖工作服、防滑鞋、手套和安全帽内衬等。同时,加强班前安全教育,强调低温作业的注意事项,禁止疲劳作业和酒后上岗。现场应设置临时取暖休息区,配备热水供应,保障工人基本生理需求。
此外,混凝土支撑或冠梁等配套结构若在冬季施工,还需考虑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问题。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混凝土凝结速度显著减慢,易出现受冻破坏。此时应采用早强型水泥,掺加防冻剂,并对浇筑后的构件采取覆盖保温措施,如使用草帘、棉被或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必要时可搭设临时暖棚,利用电热器或暖风机维持正温环境。
最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在每道工序开始前组织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位作业人员了解冬季施工的风险点及应对措施。交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低温下设备操作规程、材料使用要求、焊接工艺控制、应急处置流程等,并形成书面记录归档备查。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虽属亚热带气候,但冬季阶段性低温仍对拉森钢板桩施工构成潜在威胁。通过强化气象预警、优化材料管理、做好设备维护、改善作业环境、保障人员安全以及完善技术交底等多方面措施,能够有效防范低温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双达标。只有将防冻安全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冬季工程的平稳有序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