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邻建沉降监测安全技术交底

发布时间:2025-10-28

在进行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邻近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是确保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稳定的重要环节。由于城市建筑密集、地下管线复杂,施工引发的地层扰动可能对既有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严格落实沉降监测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为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可控,现就相关技术要点进行详细交底。首先,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勘察,重点调查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形式、结构类型、使用年限

在进行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邻近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是确保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稳定的重要环节。由于城市建筑密集、地下管线复杂,施工引发的地层扰动可能对既有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严格落实沉降监测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为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可控,现就相关技术要点进行详细交底。

首先,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勘察,重点调查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形式、结构类型、使用年限、现有裂缝情况以及地下管线分布等信息。对于距离施工区域较近(一般指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建筑物,应列为沉降监测的重点对象,并建立详细的监测档案。

监测点的布设应遵循科学性与代表性原则。通常在邻近建筑物的四角、中部以及沉降敏感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点位宜采用预埋钢筋或专用沉降钉,确保稳固且不易被破坏。同时,在远离施工影响区的稳定区域设置基准点,基准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并构成闭合水准路线,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所有监测点需编号并绘制平面布置图,纳入施工监测方案中。

监测频率应根据施工阶段动态调整。在拉森钢板桩打设初期,由于振动和挤土效应明显,应每日观测一次;进入基坑开挖阶段后,随着土体卸载和支护结构受力变化,监测频率应加密至每日1~2次;当发现沉降速率加快或累计沉降接近预警值时,须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实行24小时连续监测。施工结束后,仍需持续观测至少7天,确认沉降趋于稳定后方可逐步减少频次。

监测数据采集应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如DS05级)配合铟钢尺进行,测量过程严格执行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规范,确保读数准确、记录完整。每次观测前后应对仪器进行校验,避免系统误差。数据应及时录入电子台账,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自动分析与预警。一旦发现单日沉降量超过2mm或累计沉降超过设计允许值(一般为10~20mm,具体依据建筑物类型确定),应立即停止当前作业,组织专家会诊,查明原因并采取加固、注浆或调整施工工艺等补救措施。

在施工工艺方面,应优先采用静压植桩机或液压锤替代传统柴油锤,以降低振动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对于地质条件较差或邻建基础较浅的区域,可考虑预钻孔辅助沉桩,减少挤土效应。同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集中荷载叠加,控制每日沉桩数量,做到“分段施工、分步实施”。

此外,项目部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一旦发生异常沉降或建筑物开裂等情况,应第一时间疏散人员、封闭危险区域,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部门联合处置。事后应形成专项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后续施工方案。

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作业班组和操作人员。交底内容应包括监测目的、点位布置、禁止扰动监测设施、异常情况报告流程等,并留存书面记录和影像资料。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均需接受岗前培训,熟悉环境保护要求和自身安全责任。

最后,强调各方协同管理的重要性。建设单位应统筹协调设计、施工、监测与监理单位,形成闭环管理体系;监理单位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旁站监督,确保数据真实有效;第三方监测机构应独立开展工作,客观反映实际情况,不得受施工方干扰。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邻建沉降监测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强的技术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科学布点、规范测量、动态预警和有效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各参建单位务必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与周边环境安全双赢。

18665609899 CONTACT US

公司:湖南翔之乐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联星街道联西社区凯旋城住宅小区4栋906号

Q Q:2815047754

Copyright © 2022-2025

湘ICP备2025127619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65609899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