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进行广州黄埔区18米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保障现场人员生命安全与设备运行稳定,必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本交底内容涵盖施工准备、机械操作、现场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旨在规范作业流程,提升安全意识,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技术资料审查
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周边环境资料进行全面审查,明确钢板桩的型号(如SP-IV型)、长度(18米)、打入深度、排列间距及支撑结构布置等关键参数。同时,核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既有设施。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
必须编制详细的《拉森钢板桩施工专项方案》,包括打桩顺序、止水措施、基坑支护设计、降水方案等内容,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需组织专家论证。
机械设备检查
所用打桩机(如履带式振动锤、液压静压植桩机)必须具备合格证和年检记录,进场前完成全面检修。重点检查振动锤夹具是否完好、油路系统是否畅通、控制系统是否灵敏。严禁使用带病设备作业。
人员培训与交底
所有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和专项技术交底,掌握钢板桩施工工艺流程、安全风险点及应对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如起重机司机、焊工、电工)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作业区域围蔽与警示标识
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封闭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采用装配式彩钢围挡或砖砌围墙。出入口设门岗,实行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在显著位置悬挂“禁止入内”、“当心坠落”、“高压危险”等安全警示标志,夜间增设照明与反光标识。
钢板桩吊装与堆放要求
钢板桩运输至现场后应按型号分类整齐堆放,底部垫木间距不大于2米,堆高不得超过5层,防止倾倒伤人。吊装时使用专用吊具,严禁单点起吊或多片捆绑吊运。起吊过程设专人指挥,确保吊臂下严禁站人。
打桩作业安全控制
打桩过程中,振动锤应垂直对准桩顶中心,缓慢加压启动,避免偏心受力导致桩体扭曲或倾斜。每根桩打入后应及时校正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遇坚硬地层或障碍物时不得强行施打,应暂停作业并查明原因,必要时采取引孔或清障措施。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现场配电系统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原则,所有电缆线架空敷设或穿管埋地,严禁拖地乱拉。配电箱防雨防尘,金属外壳可靠接地。振动锤电源线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定期检测绝缘性能。
基坑周边防护
随着钢板桩逐步形成围护结构,应及时清理坑边堆载,严禁在距坑边1.5米范围内堆放材料或停放重型机械。坑顶设置高度不小于1.2米的防护栏杆,立柱间距不超过2米,底部设挡脚板,防止物体滚落伤人。
变形监测体系建立
在钢板桩顶部及邻近建筑物、道路布设沉降观测点和位移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每日定时测量,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平台。一旦发现位移速率加快或累计值超预警值(通常水平位移≥30mm),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针对塌方、渗漏、机械故障、触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救援流程、责任人、联系方式及物资储备。每月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提高全员应急处置能力。
恶劣天气应对措施
遇强风(6级以上)、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应停止高空及露天作业,切断非必要电源,加固临时设施。雨后复工前须检查场地排水情况,确认无积水、滑坡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施工期间应落实扬尘治理“六个100%”要求:工地围挡100%、物料覆盖100%、路面硬化100%、洒水压尘100%、车辆冲洗100%、密闭运输100%。废弃泥浆应集中收集,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严禁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综上所述,广州黄埔区18米拉森钢板桩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安全风险高的作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全过程管控,落实岗位责任,确保施工安全可控、质量达标、进度有序。全体参建人员应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共同打造平安工地。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