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进行广州增城区拉森IV型钢板桩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必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本交底内容涵盖施工准备、设备选型、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及应急处理等方面,旨在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施工前准备
技术资料审查
施工前应认真查阅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标准,掌握场地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特别针对增城区常见的软土地基、高水位区域,需制定相应的支护和降水方案。
现场勘查与测量放线
组织专业测量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精确放样,标定钢板桩的轴线位置及高程控制点。同时排查周边是否存在高压线、通信光缆、燃气管道等重要设施,必要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迁改或保护。
机械设备检查
选用适合拉森IV型钢板桩施工的打桩机(如振动锤配合履带吊),设备进场前须进行全面检修,确保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夹具装置运行正常。所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材料验收
钢板桩到场后应逐根检查外观质量,不得有明显弯曲、裂纹、锈蚀严重等情况。核对型号是否为Larssen IV型,壁厚、截面尺寸符合国家标准(GB/T 20933-2014)。每批次材料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二、施工工艺要求
导向架安装
为保证钢板桩打入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准确,应在施工作业面设置上下两层导向架(导梁),采用H型钢或工字钢制作,牢固焊接于定位桩上。导向架安装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钢板桩沉设方法
优先采用振动沉桩法,启动振动锤前应确认夹具牢固夹紧桩体,起吊平稳。下沉过程中保持桩身垂直,发现偏移应及时调整。遇坚硬地层或障碍物时严禁强行施打,应暂停作业并查明原因。
接桩与闭合处理
当单根桩长度不足时可采用对接焊接方式延长,焊缝须满焊并做防腐处理。最后闭合段应根据实际缺口尺寸定制异形桩或采用角桩连接,确保整体围护结构连续封闭。
监测与记录
施工期间安排专人对桩顶位移、倾斜度、邻近建筑物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每根桩的编号、入土深度、倾斜率等数据应详细记录归档。
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用电安全管理
现场配电系统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制度,所有电缆线路架空或埋地敷设,禁止私拉乱接。潮湿环境使用安全电压照明,配电箱定期巡检。
高空与起重作业防护
吊装作业区域设置警戒线,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严禁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起重机械作业半径内不得站人,指挥信号清晰明确。
噪声与扬尘控制
施工时间应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夜间22:00至次日6:00原则上禁止打桩作业)。配备雾炮机、洒水车等降尘设备,裸露土方及时覆盖绿网,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
临边洞口防护
基坑边缘设置不低于1.2米高的定型化护栏,涂刷红白警示漆,夜间加装警示灯。预留孔洞加盖牢固盖板,防止人员坠落。
四、应急预案与风险防控
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钢板桩倾斜、断裂、基坑渗水、周边建筑开裂等情况,编制应急响应预案,明确责任人、联络方式、抢险物资储备位置及撤离路线。
建立应急小组
成立由项目经理牵头的应急指挥小组,配备抽水泵、沙袋、支撑钢管、注浆设备等应急物资,定期组织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加强沟通协调
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周边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妥善处理群众投诉,营造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
五、总结
广州增城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拉森IV型钢板桩作为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手段,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与周边环境稳定。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严格遵守本技术交底的各项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强化过程管控,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打造安全、优质、文明的示范工地。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