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越秀区高水位区域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周边建筑密集,施工安全风险较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可控。本交底内容涵盖施工准备、设备选型、施工工艺、监测措施及应急处置等方面,旨在为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和安全保障。
越秀区地处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网密集,建筑物年代久远且基础形式多样。部分区域地下水位常年处于地表以下1.0~2.5米,属典型的高水位软土地层,土体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为主,承载力低、渗透性较强。在此类环境下实施拉森钢板桩支护,主要承担基坑支护、止水挡土等功能,常用于地铁附属结构、地下通道、管廊施工等工程。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水土压力、邻近建筑沉降控制及既有管线保护等问题。
技术资料审查
施工前应全面掌握地质勘察报告、地下管线分布图、周边建筑物基础资料及设计图纸,明确钢板桩的型号(常用为SP-IV或SP-III型)、长度、入土深度及布置形式。对设计参数进行复核,确保满足抗倾覆、抗隆起及整体稳定性要求。
现场勘查与障碍物清除
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踏勘,查明地下是否有废弃管道、电缆、人防工程等障碍物。必要时采用物探手段辅助探测。对影响打桩的障碍物应提前清除或迁移。
施工机械选型与检查
根据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打桩设备,推荐使用履带式振动锤配合液压夹具系统,优先选用高频低噪型振动锤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设备进场前须完成全面检修,确保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及安全装置完好有效。
临时设施布置
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区及机械设备作业范围,确保作业空间充足。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夜间施工应配备足够照明。
钢板桩施打顺序与工艺控制
遵循“先角桩后边桩、对称施打”的原则,避免单侧推进导致结构偏移。每根桩定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以内。施打过程中应持续观测桩身垂直度,发现倾斜及时纠偏。
高水位下的止水措施
在高水位区,拉森钢板桩接缝处易发生渗漏。应在锁口处涂抹专用止水膏(如膨润土脂),并在合拢段设置止水钢板或注浆封堵。对于严重渗水区域,可结合井点降水或旋喷桩形成封闭止水帷幕。
降水与排水管理
若设计允许,可在基坑外侧布设轻型井点或深井降水系统,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1.0米。降水过程中应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并防止过度抽水引发地面沉降。
邻近建筑物与管线保护
在距建筑物或重要管线20米范围内施工时,应设置沉降观测点和倾斜监测装置,每日定时采集数据。当累计沉降超过预警值(一般为10mm)时,立即暂停施工并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或回灌措施。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是保障高水位区施工安全的关键。监测项目包括:
监测频率初期不少于每日一次,稳定后可调整为每周两次。所有数据应及时上传至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动态预警与闭环管理。
施工现场应做到工完场清,废弃泥浆集中处理,严禁随意排放。控制噪声和扬尘,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段进行高强度作业。钢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回填桩孔,防止后期地面塌陷。
综上所述,在广州越秀区高水位区域实施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组织、精细管理和全过程监控,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最大限度降低对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