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天河区老城区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是城市更新与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常见的支护方式之一。由于该区域建筑密集、地下管线复杂、交通流量大,施工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技术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为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现就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安全技术要点进行系统交底。
一、施工前准备
现场勘察与资料收集
施工前应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基础形式及距离、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等信息。特别是天河区老城区多为老旧建筑,部分结构基础较浅或存在沉降风险,需通过物探、钻探等方式确认地下障碍物位置,避免打桩过程中对既有设施造成破坏。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
必须编制科学合理的《拉森钢板桩施工专项方案》,内容包括打桩工艺选择(静压或振动)、钢板桩型号选型、支护结构设计、施工顺序、应急预案等,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
机械设备检查与进场验收
所用打桩机、吊车、履带吊等设备必须具备合格证和年检记录,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设备进场前应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液压系统、钢丝绳、吊钩、限位装置等关键部件,确保运行状态良好。
安全技术交底与培训
项目部应在施工前组织全体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会议,明确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危险源及防控措施。所有人员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二、施工过程控制
钢板桩打设工艺要求
拉森钢板桩宜采用振动锤沉桩法,对于邻近敏感建筑区域可优先选用静压植桩机以减少振动影响。打桩时应严格控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并采用导向架辅助定位。每根桩打入后应及时校正,防止偏移累积。
施工顺序与分段作业
应根据基坑形状和周边环境合理划分施工区段,采取跳打法或分段推进方式,避免集中应力引发地面开裂或邻近建筑不均匀沉降。特别是在靠近居民楼或市政道路一侧,应控制每日打桩数量,减小振动传播。
振动与噪音控制
天河区属城市中心区域,施工时间应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如夜间22:00至次日6:00禁止高噪声作业)。必要时设置临时隔音屏障,使用低噪声设备,并实时监测振动速度,确保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限值。
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对于已查明的燃气、电力、通信、给排水等管线,应在施工前设置明显标识,打桩点距管线水平距离不足3米时,应采用人工探挖或非冲击式施工方法。同时安排专人全程监护,发现异常立即停工处理。
三、安全防护与应急管理
临边防护与警示标识
施工区域应设置连续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围挡上张贴反光警示标志。基坑边缘1米范围内严禁堆放材料或停放机械,防止侧向压力过大导致失稳。夜间应增设照明和红色警示灯。
人员安全防护
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反光背心、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或吊装作业时,必须系挂安全带,并由专人指挥协调。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或擅自离岗。
应急预案与救援准备
制定针对塌孔、桩体倾斜、管线破裂、机械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沙袋、水泵、急救箱等),并与附近医院、消防、市政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突发情况应对能力。
监测与巡查制度
施工期间应建立第三方监测体系,对周边建筑物沉降、裂缝发展、地表位移、地下水位等进行实时监测,数据每日上报分析。同时安排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应做到工完料清,废弃钢板桩及时清运,泥浆废水不得随意排放。施工车辆出入口设置洗车槽,防止带泥上路。加强扬尘控制,裸露土方覆盖防尘网,定时洒水降尘。
综上所述,广州天河区老城区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各项技术与管理措施。通过精细化组织、规范化操作和全过程监管,切实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