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天河区地铁周边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是一项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的工程作业。由于施工区域临近地铁线路,地下管线密集,地质条件复杂,加之城市交通繁忙,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地铁结构稳定以及周边环境不受影响。为此,开展全面、细致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施工单位应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召开专项安全技术交底会议。交底内容应涵盖施工方案、地质情况、周边环境、风险源识别、应急预案、监测措施及各工序操作要点。所有参与人员须签字确认,确保责任到人,信息传达无遗漏。
施工前必须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核实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天河区作为广州核心城区,地下管网系统极为复杂,包括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多种管线。施工单位应与市政、地铁运营单位协调,获取最新的管线图纸,并采用物探或人工探挖方式确认管线实际位置。严禁在未查明地下设施的情况下盲目开挖,防止因误挖导致管线破裂,引发安全事故或城市运行中断。
拉森钢板桩的选型和打设工艺需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科学确定。在靠近地铁隧道的区域,应优先选用止水性能好、刚度高的U型或Z型拉森钢板桩,并通过静压法或振动锤低频沉桩,减少对地层的扰动。若采用振动沉桩,必须控制振动频率和振幅,避免对地铁隧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必要时可采取预钻孔辅助沉桩,降低施工振动和噪音。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重点监测地铁隧道的沉降、位移、倾斜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监测点布设应覆盖施工影响范围,尤其是距地铁结构15米以内的区域。监测频率在施工高峰期应不少于每日一次,发现异常数据立即启动预警机制,暂停施工并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或调整施工参数等应对措施。
基坑开挖阶段是安全风险最高的环节之一。必须严格按照“分层、分段、对称、均衡”的原则进行开挖,严禁超挖或一次性大面积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及时安装支撑系统,确保支护结构受力均匀。支撑安装应由专业队伍操作,焊缝质量、螺栓紧固程度等均需检查验收,杜绝结构性隐患。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实行封闭管理。夜间施工需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并安排专人值守。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反光背心、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特种作业人员(如起重工、电焊工、机械操作员)须持证上岗。起重吊装作业应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钢丝绳、吊钩、卡环等器具定期检查,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如基坑渗水、支护结构变形过大、邻近建筑开裂等,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现场配备应急物资,如沙袋、水泵、注浆设备、应急支撑材料等,并组织应急演练,提升人员处置能力。一旦发生险情,立即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协同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影响。
此外,施工期间应加强与地铁运营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报机制。每日施工前向地铁调度部门报备作业内容,施工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通报。必要时邀请地铁第三方监测单位参与联合监测,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最后,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钢板桩拔除作业。拔桩过程中应同步进行注浆回填,防止地层空洞引发地面沉降。拔桩顺序应从远离地铁一侧向靠近侧推进,控制拔桩速度,实时监测周边变形情况。
总之,在广州天河区地铁周边实施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组织、精细管理、全程监控,确保施工安全可控,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一位参建人员都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共同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