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越秀区某岛屿施工项目中,为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顺利推进,拉森钢板桩作为重要的临时支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为规范施工流程、强化安全管理,现就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详细交底,所有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本项目位于越秀区珠江水域内的一个人工岛区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停车场、设备用房及配套基础设施。由于场地临近水体,地下水位较高,土层以淤泥质黏土和粉砂为主,承载力较低,易发生滑移和渗漏。因此,采用拉森钢板桩进行基坑围护,具有止水性好、施工速度快、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是较为适宜的支护形式。
技术资料审查
施工前应组织专项技术交底会议,明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监测计划及相关规范要求。重点核查钢板桩型号(通常采用SP-IV型)、打入深度、支撑布置方式及抗倾覆验算结果,确保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等相关标准。
机械设备检查
打桩机械(如振动锤、履带吊)须经专业检测合格,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设备进场前应进行全面检修,确保液压系统、夹具装置、钢丝绳等处于良好状态。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作业。
现场环境排查
清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核实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避免打桩过程中损坏既有设施。同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围挡,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
材料验收
拉森钢板桩进场时需查验出厂合格证、材质报告,并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重点查看锁口是否变形、板身有无裂纹或严重锈蚀。不合格产品严禁投入使用。
定位放线与导向架安装
根据设计轴线精确测量放样,设置上下两道导向架,确保钢板桩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150桩长,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导向架应牢固固定,防止沉桩过程中发生偏移。
钢板桩沉设作业
采用振动锤配合履带吊进行沉桩,起吊时应平稳操作,避免剧烈晃动。沉桩过程中安排专人观测垂直度,发现倾斜及时纠偏。每根桩打入至设计标高后,应检查其闭合性和锁口咬合紧密程度,防止漏水。
接桩与焊接质量控制
当单根桩长度不足时需进行接桩,接口位置应错开相邻桩的薄弱部位。焊接采用双面坡口焊,焊缝饱满连续,焊后清除焊渣并做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探伤。
降水与排水措施
基坑内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沟,配备足够功率的抽水泵,持续排除渗水,防止积水浸泡导致边坡失稳。降水井布置应避开钢板桩影响区域,避免引起不均匀沉降。
支撑系统安装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加,应及时安装钢围檩和水平支撑(一般采用H型钢或钢管),支撑轴力应通过预应力施加设备调整到位,并定期监测其受力变化,防止失稳。
人员防护
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反光背心、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临边区域设置防护栏杆和密目网。
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基坑监测体系,对钢板桩位移、支撑轴力、周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关键参数实施实时监测。一旦数据超过预警值,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并采取加固措施。
应急预案演练
制定针对坍塌、涌水、机械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如沙袋、水泵、急救箱等),并组织不少于一次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夜间施工管理
如需夜间作业,必须保证充足的照明,设置红色警示灯,并安排专职安全员巡查,杜绝疲劳作业和违章指挥。
钢板桩拔除前应评估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优先采用静力拔桩或低振幅振动方式,减少扰动。拔桩后空隙应及时注浆填充,防止地面沉降。回收的钢板桩应分类堆放,清理锁口杂物,便于后续周转使用。
综上所述,拉森钢板桩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风险较高的作业环节,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全体参建人员应增强责任意识,密切配合,确保越秀区该岛屿项目的基坑工程安全、高效、有序完成。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