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黄埔区,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建筑与市政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段,部分工程为抢抓工期、减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生活的影响,选择在节假日期间进行施工。其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开挖、河道整治、地下管廊建设中应用广泛。然而,节假日施工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管理易松懈,因此必须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确保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安全可控。
首先,应明确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其主要包括测量放线、导架安装、钢板桩打入、接长焊接(如需)、基坑开挖配合支护以及后期拔除等环节。每一环节均涉及高风险作业,尤其在节假日期间,现场管理人员可能减少,施工队伍可能存在临时调配情况,更需通过详尽的技术交底强化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在施工前,项目部必须组织专项安全技术交底会议,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班组长及相关作业人员参加。交底内容应涵盖设计图纸要求、地质条件分析、施工方案要点、机械设备选型、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如《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等。特别要强调的是,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尤其是打桩机操作人员、焊工和起重指挥人员,严禁无证作业。
针对节假日施工特点,应加强现场管理力量配置。即使在假期,也必须保证项目经理、安全总监或专职安全员在现场值守,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同时,应提前对施工人员开展节前安全教育,重点讲解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常见危险源,如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基坑坍塌等,并结合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提升作业人员的风险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既定施工方案和技术参数。例如,钢板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150,桩身不得有明显弯曲或破损;相邻钢板桩之间的锁口应紧密咬合,防止渗水和土体流失;打桩顺序应从远离既有建筑物的一侧向另一侧推进,避免不均匀沉降引发周边结构破坏。使用振动锤打桩时,应注意控制振动频率和持续时间,防止对周边管线、道路和建筑物造成影响。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对地面沉降、邻近建筑位移、地下水位变化等实施动态监测。
施工现场还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夜间施工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施,确保视线清晰。吊装作业时,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钢丝绳、吊钩、卡环等器具应定期检查,杜绝带病运行。电焊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作业点下方不得堆放易燃物,并安排专人监护。
此外,节假日施工期间应急响应机制必须保持高效运转。项目部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报告流程、处置措施和救援路线。现场应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救生器材、急救药品、抽水泵、备用电源等,并确保通讯畅通。一旦发生钢板桩倾斜、基坑渗漏或周边建筑物异常沉降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并采取加固、回填、引流等补救措施。
最后,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恢复交通和公共设施。对于暂时不拔除的钢板桩,应设置围挡和反光标识,防止行人误撞。所有施工记录、监测数据、交底资料应归档保存,作为后续工程验收和责任追溯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在广州黄埔区节假日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科学组织、严格管理和全面交底,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唯有如此,才能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