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进行广州海珠区废料回收及拉森钢板桩拆除与运输作业过程中,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本次交底内容涵盖作业流程、风险识别、安全防护措施、机械设备使用规范以及应急处理方案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一、工程概况与作业范围
本次作业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某旧改项目施工现场,主要任务是对已完工支护结构中的拉森钢板桩进行拔除、分类、清运,并对现场遗留的金属废料进行集中回收处理。涉及的拉森钢板桩型号主要包括SP-IV型和SP-III型,长度在12米至18米之间,总数量约600根。作业区域临近城市主干道,周边存在既有建筑、地下管线及行人通行路径,环境复杂,安全要求高。
二、主要危险源识别
- 起重作业风险:拔桩过程中需使用履带吊或振动锤配合起吊,若吊具老化、钢丝绳断裂或操作不当,易引发重物坠落伤人事故。
- 机械伤害:振动锤、切割设备、叉车等机械设备运行时可能造成夹伤、碰伤或卷入事故。
- 高空坠物:钢板桩起吊过程中若绑扎不牢,可能发生滑脱或摆动,威胁下方作业人员。
- 触电风险: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布置不规范,或设备漏电,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 地下管线破坏:拔桩作业可能扰动地下燃气、电力或通信管线,引发次生灾害。
- 交通干扰:材料运输车辆进出频繁,易与社会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
三、安全技术措施
(1)人员管理与培训
所有参与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并通过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如起重工、焊工、电工、机械操作员)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每日开工前开展班前安全交底,明确当日作业内容、风险点及应对措施。
(2)机械设备检查与使用规范
- 所有起重设备、振动锤、运输车辆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制动系统、液压装置、钢丝绳磨损情况及限位装置是否正常。
- 起重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严禁超载、斜拉、歪吊。
- 振动锤安装应牢固,连接螺栓紧固到位,作业中注意观察设备温升和异响,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修。
- 切割作业使用乙炔和氧气时,气瓶间距不得小于5米,距明火不少于10米,并配备灭火器材。
(3)现场布置与警戒设置
- 作业区域设置硬质围挡,悬挂“禁止入内”“当心坠物”等警示标志。
- 起重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设专人指挥并佩戴明显标识。
- 夜间施工必须保证充足照明,运输通道保持畅通,避免材料堆放侵占道路。
(4)拔桩与吊装作业控制
- 拔桩前应对地质条件进行复核,确认无软弱夹层或空洞影响稳定性。
- 采用分段拔除方式,优先从中间向两侧推进,防止应力集中导致结构失稳。
- 钢板桩起吊前必须用专用吊耳或双点捆绑,确保重心稳定,缓慢提升,避免剧烈晃动。
- 吊装过程中由信号工统一指挥,哨声与手势结合,确保沟通清晰。
(5)废料堆放与运输管理
- 拆除后的钢板桩按规格分类堆放,底层垫木防滑,堆高不超过两层,防止倾倒。
- 运输车辆装载后必须覆盖篷布,固定牢固,出场前进行冲洗,防止带泥上路。
- 废料运输路线避开高峰时段,尽量选择夜间作业,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四、应急预案与救援准备
现场配备急救箱、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等物资,成立应急小组,明确责任人。一旦发生人员受伤、设备故障或管线损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立即停止作业,疏散无关人员;
- 第一时间报告项目负责人和相关部门;
- 若涉及地下管线破损,立即联系市政单位抢修;
- 发生人员伤亡时,迅速拨打120并实施初步救护。
五、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作业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噪音和扬尘,振动锤作业时间应避开居民休息时段(中午12:00-14:00,夜间22:00-次日6:00)。切割作业产生的金属火花应采取遮挡措施,防止引燃周边可燃物。废料回收做到日产日清,杜绝乱堆乱放,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六、总结
广州海珠区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各类拆除与回收工程日益增多。拉森钢板桩的回收作业虽属常规工序,但因涉及重型机械、高空作业和复杂环境,安全管理不容松懈。通过严格落实本次安全技术交底的各项要求,强化过程监管,提升全员安全素养,才能确保施工安全、高效、环保地完成,为后续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所有参建人员务必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共同营造一个零事故、高质量的施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