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荔湾区老城区的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地下空间复杂、既有建筑密集以及历史保护要求高等特点,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已成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施工方式。特别是在道路拓宽、地下管廊建设或地铁附属结构施工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止水性能良好、可重复利用等优势被广泛采用。然而,在如此复杂的城区环境中施工,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的工艺流程,并将管线探测作为关键前置环节,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设施的正常运行。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需完成项目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拉森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打桩顺序、机械选型、止水措施及应急预案。同时,必须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地下管线探测。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荔湾区老城区地下埋设有大量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管线,部分管线资料缺失或与实际不符,若未提前探明,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管线探测通常采用“物探+开挖验证”的综合方法。首先使用地质雷达(GPR)和电磁感应设备对施工区域进行扫描,识别地下金属与非金属管线的大致位置和走向。随后,在关键节点设置探坑,通过人工开挖的方式对探测结果进行实地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探测完成后,形成《地下管线现状图》,标注各类管线的类型、材质、埋深、走向及与拟施工区域的空间关系,并提交给设计与施工团队作为参考依据。
在完成管线探测并确认安全后,进入场地平整与测量放线阶段。施工区域需清除障碍物,确保打桩机械通行顺畅。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坐标精确放出钢板桩轴线及控制点,并用木桩或喷漆标记,确保后续施工定位准确。对于邻近建筑物或重要管线的区域,还需设置沉降与位移监测点,实时监控施工影响。
接下来是导向架安装。由于拉森钢板桩需保持直线度和垂直度,通常在打桩前先安装钢制导向架(又称导梁),用于引导钢板桩的插入方向。导向架一般由H型钢或槽钢焊接而成,固定于预先设置的定位桩上,确保整排钢板桩在同一平面内整齐排列。
打桩作业是整个施工流程的核心环节。常用的施工机械为履带式打桩机,配备振动锤或静压设备。施工时,首根钢板桩作为基准桩,需严格控制其垂直度和位置,后续钢板桩通过锁口依次连接插入。每打入一根,均需检查其与前一根的咬合情况,防止出现错位或漏水缝隙。在靠近既有建筑或敏感区域时,宜采用静压法施工,以减少振动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打桩完成后,需立即进行基坑开挖与支撑系统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适当深度设置钢围檩和水平支撑,增强整体稳定性。同时,对钢板桩接缝处进行止水处理,常用方法包括注浆封堵或填充橡胶止水条,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持续开展安全监测。通过布设的测斜仪、水位计和沉降观测点,实时采集数据,分析基坑变形趋势。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加固或回填等措施,确保周边建筑与管线安全。
最后,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并具备回填条件后,方可进行钢板桩拔除。拔桩时应分段跳拔,避免集中卸载导致地面塌陷。拔出后的桩体经清理修复后可重复利用,体现绿色施工理念。
综上所述,广州荔湾区老城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专业协同与高精度操作。其中,管线探测不仅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更是文明施工的重要体现。只有严格按照“探测先行、精准放线、规范打桩、动态监测”的工艺流程推进,才能在复杂城市环境中实现安全、高效、可控的基坑支护目标,为老城区的城市更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