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风频发的广州荔湾区,建筑施工尤其是深基坑工程必须充分考虑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强度、可重复使用的支护结构,在台风季节的基坑围护中具有显著优势。其施工工艺不仅要求高效、安全,还需结合区域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加固,以应对强风、暴雨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复杂环境。以下是针对广州荔湾区台风季环境下,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完整工艺流程及其关键加固步骤的详细说明。
首先,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项目团队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水文分析,明确土层分布、地下水位高度及潜在流砂层位置。同时,结合气象数据评估台风期间可能遭遇的最大风力和降雨强度,据此优化钢板桩的选型与布置方案。通常选用U型或Z型拉森钢板桩,因其咬合紧密、抗弯性能强,适合软土地区。此外,需完成施工区域的清理和平整,设置临时排水系统,防止雨水积聚影响施工进度。
第二步为测量放线与导架安装。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精确放出钢板桩的轴线位置,并用白灰标记。随后在基坑两侧安装导向架(亦称导梁),通常由工字钢或H型钢构成,用于确保钢板桩在沉桩过程中保持垂直与直线度。导架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体支护结构的质量,因此需通过预埋锚栓或焊接方式将其牢固固定于地面或临时基础之上。
第三步是钢板桩的沉桩作业。采用振动锤配合履带吊机进行打桩,优先从基坑一角开始,逐步向两侧推进,确保咬口连续闭合。在沉桩过程中,应实时监测桩体的垂直度与标高,发现偏移立即调整。对于硬质地层或存在孤石的情况,可预先采用引孔法辅助沉桩,避免桩体变形或断裂。每根桩打入设计深度后,需检查其与相邻桩的咬合情况,确保无渗漏缝隙。
进入第四阶段,即基坑开挖与支撑系统安装。开挖应分层进行,每层深度控制在1.5米以内,遵循“先撑后挖”原则。当开挖至第一道支撑设计标高时,立即安装钢支撑或钢筋混凝土冠梁。支撑材料多选用大直径钢管或H型钢,两端通过预埋件与钢板桩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稳定的水平受力体系。支撑间距根据计算确定,一般为3~6米,必要时增设斜撑以增强整体刚度。
第五步为关键的加固措施实施。考虑到广州台风季常伴随强降雨,地下水压力增大,易导致基坑侧壁渗水甚至失稳,因此必须加强防水与抗倾覆能力。一方面,在钢板桩外侧设置深层降水井点,持续抽排地下水,降低水头压力;另一方面,在桩顶设置加强冠梁,并在桩后回填级配良好的砂石料,提升被动区土体抗力。对于高风险区域,还可采用高压旋喷桩或水泥搅拌桩对桩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形成复合支护体系。
第六步是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在整个施工周期内,特别是台风预警期间,需布设位移、沉降、水位及应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并上传至监控平台。一旦发现位移速率异常或支撑受力突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如增加临时支撑、反压土方或暂停开挖作业,确保结构安全。
最后,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入钢板桩拔除阶段。拔桩前应先拆除支撑系统,并对基坑周边进行回填夯实。使用振动锤缓慢起拔,避免扰动邻近建筑物地基。拔出后的钢板桩经清理、校正后可重复利用,符合绿色施工理念。
综上所述,在广州荔湾区台风季节开展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的工艺流程,并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实施针对性加固。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拔除,每一个环节都需精细化管理,确保基坑稳定与施工安全。通过合理选材、精准施工与全过程监控,拉森钢板桩技术不仅能有效抵御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还能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可靠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