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花都区“一带一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拉森钢板桩作为深基坑支护与临时挡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的科学性、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为确保项目符合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工程技术标准,施工团队严格遵循国际通行的施工流程,并结合本地地质条件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拉森钢板桩施工工艺流程。
一、前期准备与技术交底
施工前,项目管理团队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召开技术交底会议,明确拉森钢板桩的型号(如PU400×170×15.5)、材质要求(Q235或Q355B,符合EN 10248或ASTM A6/A6M标准)、打入深度及排列方式。同时,依据《GB/T 20933-2014 热轧钢板桩》和《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对施工方案进行合规性审查。现场完成测量放线,标定桩位轴线,并设置控制点,确保定位精度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满足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过程控制的要求。
二、场地平整与导向架安装
根据施工现场地形,清除障碍物并进行地表硬化处理,确保打桩机械(如履带式振动锤或静压植桩机)作业平稳。随后安装导向架(导梁系统),通常采用双层H型钢或工字钢焊接成矩形框架,固定于预先设置的定位桩上。导向架的作用是保证钢板桩在沉桩过程中保持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其安装偏差需控制在L/300(L为导梁长度)以内,符合BS EN 12067《预制钢构件施工规范》的技术要求。
三、钢板桩进场检验与堆放
所有进场的拉森钢板桩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材质检测报告及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力学性能复检报告。外观检查重点包括锁口完整性、表面锈蚀程度、扭曲变形等,严禁使用存在裂纹或锁口损坏的桩体。堆放时应按型号分类,底层垫木间距不超过2米,堆高不超过5层,防止自重导致变形,符合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材料管理的规定。
四、钢板桩沉桩施工
采用高频液压振动锤进行沉桩作业,优先从角部或封闭段开始,逐根连续施打。沉桩过程中实时监测垂直度,使用经纬仪或电子测斜仪控制倾斜率不大于1/150。每根桩打入至设计标高后,立即检查锁口咬合情况,确保密封性良好,防止渗水。对于硬质地层或遇地下障碍物时,可采用预钻孔辅助法,但钻孔直径应小于桩宽50mm,避免影响整体稳定性。整个沉桩过程遵循FEM 1.001《欧洲打桩作业安全规范》的操作指南,确保施工安全。
五、内支撑系统安装
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4米时,需设置多道水平支撑系统。支撑材料通常选用Φ609×16钢管或H型钢围檩,通过牛腿焊接固定于钢板桩上。支撑轴力需经结构验算,并在安装后进行预应力施加,确保支护体系的整体刚度。所有焊接节点须符合ISO 5817 B级焊缝质量等级,焊后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确保连接可靠性。
六、基坑开挖与监测
在钢板桩及支撑系统完成后,分层对称开挖土方,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米,避免单侧受力失衡。同步布设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及支撑轴力传感器,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实现动态预警。监测频率初期每日一次,稳定后每周两次,确保各项指标变化速率低于预警阈值,符合《GB 50497-201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要求。
七、拔桩与场地恢复
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且回填完成后,采用振动拔桩机逐段拔除钢板桩。为减少对周边土体扰动,可注入膨润土浆液润滑锁口。拔出的钢板桩经清理、校正后可重复利用,体现绿色施工理念。最后恢复地表原貌,完成竣工资料归档,包括沉桩记录、检测报告、影像资料等,形成完整的可追溯文件包,满足ISO 19650建筑信息管理标准的数据交付要求。
综上所述,广州花都区“一带一路”项目中的拉森钢板桩施工,不仅体现了中国基建技术的成熟与高效,更通过全面对接国际标准,实现了工程质量、安全与可持续性的统一。该工艺流程的成功实施,为后续跨境合作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本,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的竞争力与信誉度。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