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基坑开挖、河道整治、地下管廊等工程领域。广州增城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因此在深基坑及临水工程中,拉森钢板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安全与稳定。为确保施工过程规范、可控,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工艺流程执行,并结合监理单位的全过程旁站监督,实现质量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一、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后续工序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施工单位需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明确钢板桩的型号(如U型或Z型)、长度、打入深度及排列方式。同时,应完成现场测量放线,确定钢板桩轴线位置,并设置控制点和高程基准点。材料进场时,应对拉森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变形、裂纹或锈蚀严重的情况,并查验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机械设备方面,需配备振动锤、打桩机、吊车及辅助工具,所有设备须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经检验合格。
在此阶段,监理单位应进行首次技术交底会议,审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材料报验资料进行审核。监理工程师需对测量放线成果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此节点为监理首次旁站节点,重点监督技术准备的完整性与合规性。
二、钢板桩施打阶段
施打是整个施工流程的核心环节。施工顺序一般采用“从一角向两侧推进”或“分段跳打”的方式,避免土体应力集中导致桩体偏移。施打前应在导架上安装定位卡槽,确保钢板桩垂直度。使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起,对准预定位置后,通过液压振动锤将其沉入土中。每根桩打入过程中,需实时监测其垂直度和相邻桩的咬合情况,确保锁口连接紧密,防止渗水。
在砂层或软土层中,可适当注入清水或膨润土泥浆以减少摩擦阻力,提高沉桩效率。当遇到地下障碍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并采取清障或调整方案措施,严禁强行施打。每完成10根桩的施打,需进行一次整体校正,防止累积偏差。
该阶段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时期,监理人员必须实施全过程旁站监督,重点检查钢板桩的垂直度、咬合质量、打入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施工记录(如桩号、标高、锤击次数等)进行同步签认。一旦发现倾斜、断裂或锁口脱开等问题,应立即责令停工整改。
三、冠梁与支撑系统施工
钢板桩施打完成后,需及时安装冠梁以增强整体稳定性。冠梁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施工前应清理桩顶浮土,焊接锚固筋,并支设模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确保与钢板桩有效连接。根据基坑深度和土压力情况,必要时还需增设内支撑或锚索系统,支撑构件安装应牢固,受力均匀。
监理在此环节需对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工艺进行巡视检查,并在混凝土浇筑时进行关键工序旁站,见证试块留置过程,确保结构强度达标。
四、基坑开挖与监测
随着支护结构的形成,可开始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2米。同时,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钢板桩位移、周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项目,监测频率初期每日不少于一次,后期视稳定情况逐步减少。
监理单位应定期查阅监测数据,分析趋势变化,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预警并参与处置方案制定。此阶段虽不强制全程旁站,但对重要测点的数据采集过程应进行抽样旁站,确保监测真实性。
五、拔桩与场地恢复
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且具备回填条件后,方可进行钢板桩拔除。拔桩宜采用振动锤配合吊车作业,顺序与施打相反,逐根拔出并及时回填桩孔,防止地面塌陷。对于重复使用的钢板桩,应清理锁口杂物并分类堆放。
监理需对拔桩过程进行巡视,关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并监督场地恢复情况,确保文明施工要求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广州增城区拉森钢板桩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程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管理,并结合监理单位在关键节点的旁站监督,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质量,防范安全风险,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各参建方应密切配合,严格执行规范标准,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