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的广州海珠区,气候炎热潮湿,高温天气频繁,给各类市政与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既要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又要兼顾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尤其是防暑降温措施必须落实到位。本文将系统阐述广州海珠区夏季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完整工艺流程,并重点融入人员防暑管理方案,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一、施工准备阶段
在正式施工前,需完成现场勘察、技术交底和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纸,明确拉森钢板桩的型号(如SP-IV型)、长度、打入深度及排列方式。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质条件进行复核,评估土层承载力与地下水位情况,防止因软土或高水位导致桩体偏移或倾斜。
人员方面,组建由项目经理、技术员、安全员、机械操作手和普工构成的施工团队。所有人员须接受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施工工艺、安全规程以及高温作业防护知识。特别强调中暑的识别与应急处理方法,确保每位工人掌握“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的症状差异及应对流程。
防暑物资提前配备齐全,包括遮阳帽、防晒服、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盐汽水、冰镇矿泉水等,并在施工现场设置移动式遮阳棚和休息区,配备风扇或喷雾降温设备。
二、测量放线与场地平整
使用全站仪或GPS定位系统进行精确放线,标定钢板桩的轴线位置和间距。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清理表层杂土、树根及障碍物,确保施工面平整坚实。若遇低洼积水区域,应先行抽排并回填碎石或砂土,防止机械下陷。
此阶段作业时间宜安排在上午7:00至10:30之间,避开午后高温时段。每两小时轮换一次作业班组,保证人员有充足休息时间。现场安全员定时巡查,监测工人状态,发现面色潮红、头晕乏力者立即暂停作业,转移至阴凉处观察。
三、导架安装与钢板桩就位
在桩位两侧设置导向架(通常采用H型钢或槽钢焊接而成),用于控制钢板桩的垂直度和直线度。导向架固定牢固后,吊车将首根钢板桩缓慢吊起,对准导架缓缓插入土中,初步校正垂直度。
此环节需多人协同操作,指挥信号清晰明确。高温环境下,操作人员易因出汗导致手套打滑,应每小时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有效性,及时更换湿透衣物。休息区设置体温检测点,对连续作业人员进行体温筛查,超过37.5℃者建议暂停上岗。
四、振动沉桩施工
采用液压振动锤配合履带吊机进行沉桩作业。启动前检查设备油路、电路及夹具状态,确保运行稳定。沉桩过程中保持匀速下压,避免突然加力造成桩体扭曲或锁口损坏。每根桩打入后,立即用水平尺和经纬仪检测其垂直度与平面位置,偏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值(一般垂直度≤1.5%桩长,平面位移≤50mm)。
由于振动锤工作时噪音大、热量高,周边非必要人员应撤离至安全距离外。操作司机每45分钟轮换一次,驾驶室内配备空调或冷风机,保障操作环境舒适。地面辅助人员佩戴耳塞与降温背心,减少热应激风险。
五、接桩与锁口连接
当单根桩长度不足时,需进行接桩处理。采用坡口焊对接,焊缝饱满连续,并做防腐处理。相邻钢板桩通过锁口自然咬合,施工中注意清理锁口内泥沙,防止卡阻。可预先涂抹润滑油脂,提升插打顺畅度。
焊接作业属于高温明火工序,更需加强通风与防暑。电焊工穿戴阻燃降温服,面罩配遮光镜片,作业点附近配置灭火器材。焊接完成后,严禁立即触摸焊缝,防止烫伤。
六、基坑开挖与支撑安装
钢板桩形成封闭围护结构后,方可进行分层开挖。每层挖深控制在1.5米以内,随挖随安装钢支撑或混凝土冠梁,确保整体稳定性。出土采用长臂挖机配合自卸车,尽量减少人工介入。
该阶段地下空间温度较高,空气流通差,需强制通风。安排专人监控坑内温湿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工排查。所有进入基坑人员佩戴安全帽、反光背心,并携带对讲机保持联络。
七、监测与维护
施工全程实施变形监测,布设沉降观测点和倾斜传感器,每日记录数据变化趋势。如发现位移超限或渗漏现象,及时采取加固或堵漏措施。
同时,持续关注气象预报,遇红色高温预警(≥39℃)或雷雨天气,立即停止户外作业,人员撤离至临时板房避暑。项目部建立防暑应急预案,联合附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突发中暑事件能快速处置。
八、完工与撤场
全部钢板桩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清理现场余料,拆除导向架与临时设施。设备退场前进行全面保养,归还租赁器械。整理施工日志、检测报告及影像资料,形成完整档案。
整个施工周期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调度作业时间,推行“做两头、歇中间”的作息制度,最大限度降低高温危害。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关怀,实现工程质量与人员安全的双重保障,为广州海珠区城市建设筑牢基础防线。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