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广州城中村的安置房建设成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由于城中村区域普遍存在土地紧张、地下管线复杂、周边建筑密集等问题,传统的基坑支护方式难以满足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在此类项目中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已成为一种高效、经济且环保的选择。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某典型城中村片区,拟建安置房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多栋高层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项目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地质条件以软土层为主,地下水位较高,周边建筑物密集,施工环境受限较大。根据现场勘察资料与设计要求,决定采用拉森钢板桩进行基坑支护施工。
考虑到本项目基坑深度约为6米,结合地质情况与周边环境,选用U型拉森钢板桩(SP-IV型),其截面模量大、抗弯性能好,适用于软土地基中的深基坑支护。钢板桩长度为12米,打入深度需穿透软弱土层进入持力层,确保支护结构稳定。
钢板桩沿基坑四周连续布置,采用密扣式连接方式,形成封闭的挡土防水结构。为增强整体稳定性,设置一道水平支撑系统,采用Φ400×10钢管对撑,支撑间距控制在8~10米范围内。同时,在转角部位设置斜撑加强处理。
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测量放线→打设导向架→打设钢板桩→设置支撑体系→分层开挖→结构施工→回填后拔除钢板桩。其中,钢板桩打设采用振动锤配合履带吊机作业,打设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垂直度和咬合精度。
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拆除地下障碍物,并对周边建筑物基础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同时,布设监测点,实时监控支护结构变形及周边沉降情况。
打设过程中应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控制桩体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每根桩打设完成后应及时检查咬合情况,发现错位或脱扣应立即调整。
支撑安装应在基坑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及时进行,避免悬臂时间过长造成失稳。支撑拆除应在主体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并完成侧向回填后进行,防止结构受损。
施工期间应做好防尘降噪措施,夜间施工应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同时,设立专人巡查,确保支护结构稳定,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并组织专家论证。
本工程拉森钢板桩支护部分预算依据《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及相关市场价格进行编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项目名称 | 单价估算 | 数量估算 | 小计 |
---|---|---|---|
拉森钢板桩材料费 | 0.08 | 3200m | 256 |
打设及拔除施工费 | 0.03 | 3200m | 96 |
支撑钢梁材料及安装费 | 0.12 | 1800m | 216 |
导向架制作安装 | 0.4 | 150t | 60 |
监测及管理费 | - | - | 40 |
其他不可预见费 | - | - | 32 |
合计 | 700 |
以上预算不含主体结构施工费用,仅为拉森钢板桩支护专项工程预算。实际施工中可根据招标结果及市场波动进行适当调整。
广州城中村安置房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技术保障。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成熟的支护形式,在城市密集区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精细化设计与全过程管控,不仅能够有效保障施工安全,还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整体施工效率。未来在类似项目中,该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