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增城区的市政工程、地铁建设或河道整治等项目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环保且可重复使用的支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挡土墙和止水帷幕等施工场景。为确保工程安全、进度可控,采用分批次施工的方式进行拉森钢板桩作业已成为主流做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广州增城区拉森钢板桩分批次施工的工艺流程,并结合关键工期节点进行说明。
在正式施工前,需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确定钢板桩的型号(常用为SP-IV型)、长度及打入深度。其次,组织现场测量放线,明确每一批次钢板桩的轴线位置与标高控制点。同时,对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进行排查与保护,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破坏。此外,还需搭建临时施工便道,确保打桩机械顺利进场。
材料方面,拉森钢板桩需提前运至现场,进行外观检查与锁口润滑处理,确保插打时顺利咬合。机械设备以履带式打桩机为主,配备振动锤或液压锤,部分软土地层也可采用静压植桩技术。
考虑到场地条件、周边环境及交通影响,广州增城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通常采用“分段分批”的方式进行。一般将整个施工区域划分为3~5个施工段,每段长度控制在80~120米之间。每批次施工间隔时间约为7~10天,以便监测地表沉降、邻近建筑物位移等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分批施工不仅有利于控制施工节奏,还能有效减少对周边居民和交通的影响,尤其适用于城市主干道或居民密集区的工程项目。
第1步:测量定位与导向架安装
依据设计轴线,使用全站仪精确放样,设置控制桩。随后安装钢制导向架(导梁),用于引导钢板桩垂直插入,保证整体线形平顺、垂直度误差小于1%。
第2步:首根定位桩施打
在每批次起始位置施打第一根钢板桩作为基准桩,严格控制其垂直度与平面位置,后续桩体以此为参照进行连续插打。
第3步:连续插打钢板桩
采用跳打法或逐根插打法,利用振动锤将钢板桩沉入土中。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桩身垂直度,发现偏移及时纠偏。每打入一根即与前一根锁口紧密咬合,形成连续墙体。
第4步:接长与送桩(如需)
当单根桩长度不足时,需进行现场焊接接长。接头应错开布置,且焊缝质量须符合钢结构规范要求。对于深层土层,可采用送桩器辅助下沉,确保达到设计标高。
第5步:冠梁施工
所有钢板桩施打完成后,清除桩顶浮土,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冠梁。冠梁起到整体连接与传力作用,增强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第6步:基坑开挖与支撑安装
在冠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分层开挖基坑。根据设计要求,在不同深度设置钢支撑或锚索,确保支护体系受力均衡。
第7步:监测与维护
施工期间布设沉降观测点、倾斜计和水位监测设备,每日采集数据并分析变化趋势。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暂停施工并采取加固措施。
以一个总长500米的拉森钢板桩项目为例,分五批次施工,总工期约为60天,具体节点如下:
各批次之间预留3~5天缓冲期,用于设备转移、质量检查与风险评估。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等相关标准。重点控制钢板桩的垂直度、锁口密封性及焊接质量。夜间施工需设置警示灯与围挡,防止安全事故。同时,加强扬尘与噪声控制,落实文明施工措施。
综上所述,广州增城区拉森钢板桩分批次施工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与动态监控,既能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又能有效协调工期与环境影响,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智能化监测与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该工艺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