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荔湾龙津路步行街的市政改造工程中,拉森钢板桩施工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护技术被广泛采用。该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基坑支护、河道整治或地下管线铺设等场景,具有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防水性能好等优点。然而,在繁华的商业街区如龙津路步行街实施此类工程,必须兼顾施工安全与市民出行便利,因此合理的施工流程设计以及行人通道的科学设置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拉森钢板桩施工前需进行详尽的现场勘察和方案设计。技术人员需对龙津路步行街的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基础情况以及地下管线分布进行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条件的钢板桩型号(如常用IV型或III型)、打入深度、支撑布置方式等参数,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同时,还需进行交通疏导和公众告知,确保施工期间对商户和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施工流程的第一步是场地清理与测量放线。施工团队需清除地表障碍物,如临时摊位、绿化带或部分铺装路面,并根据设计图纸精确放出钢板桩的轴线位置。随后进行导向架安装,这是保证钢板桩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准确的关键环节。导向架通常由工字钢或槽钢焊接而成,固定于地面或临时支墩上,形成稳定的引导系统。
接下来进入钢板桩施打阶段。一般采用振动锤配合履带吊机进行沉桩作业。施工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施打,避免跳打造成应力集中。每根桩打入后需及时检查其垂直度和标高,发现偏差立即调整。在靠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区域,可能需要采取预钻孔或静压方式减少振动影响,防止对周边结构造成破坏。
在龙津路步行街这类人流密集区域,施工围蔽与行人通道设置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根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挡,高度一般不低于2.5米,并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施工信息公示牌。更重要的是,必须为行人提供安全、畅通的通行路径。
行人通道通常沿步行街一侧或两侧设置,宽度不得少于1.5米,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通道底部应铺设防滑钢板或高强度混凝土板,确保雨天不积水、不打滑。上方加装防护棚架,防止高空坠物,保障行人安全。通道沿线还需配备夜间照明、导向标识和应急疏散指示,必要时安排专人值守引导。
此外,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商业活动的影响,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开早晚高峰和节假日人流高峰期,优先选择夜间或非营业时段进行噪声较大的作业。对于临街商铺,可通过设置临时出入口、保留部分通道等方式维持基本经营条件。
在钢板桩全部施打完成后,需进行基坑开挖。此时,钢板桩已形成连续的挡土止水结构,可在其内侧设置水平支撑或锚杆,增强整体稳定性。开挖过程中应分层进行,同步监测墙体变形、地面沉降和周边建筑位移,确保安全可控。
待地下工程(如管道敷设、结构施工)完成后,即可进入拔桩阶段。拔桩同样使用振动锤,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振动频率,防止引起地面塌陷或邻近建筑物开裂。拔出后的钢板桩经清理可重复利用,体现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整个施工周期中,安全文明施工贯穿始终。项目部需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配备消防器材、急救设备,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同时加强扬尘、噪声和废水管理,落实“六个百分百”环保要求,维护城市形象。
综上所述,广州荔湾龙津路步行街的拉森钢板桩施工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次城市管理能力的考验。通过科学的施工流程安排和周密的行人通道设置,既能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又能有效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实现城市建设与民生需求的平衡。这种精细化、人性化的施工管理模式,也为今后类似城市核心区改造项目提供了有益借鉴。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