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区6米拉森钢板桩浅基坑施工流程显分层开挖顺序

发布时间:2025-10-30

在广州天河区的城市建设中,随着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日益增长,浅基坑工程在地铁附属结构、综合管廊、地下商业设施等项目中广泛应用。其中,采用6米拉森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的浅基坑施工技术因其施工便捷、止水性能良好、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成为许多市政与房建项目的首选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分层开挖顺序对于保障基坑稳定、控制周边沉降以及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在6米拉森钢板桩支护体系中,基坑深度一般控制在5

在广州天河区的城市建设中,随着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日益增长,浅基坑工程在地铁附属结构、综合管廊、地下商业设施等项目中广泛应用。其中,采用6米拉森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的浅基坑施工技术因其施工便捷、止水性能良好、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成为许多市政与房建项目的首选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分层开挖顺序对于保障基坑稳定、控制周边沉降以及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在6米拉森钢板桩支护体系中,基坑深度一般控制在5.5~6米之间,属于典型的浅基坑范畴。此类基坑虽然深度不大,但由于地处城市核心区——广州天河区,周边建筑密集、地下管线复杂,因此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要求极高。为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影响最小化,必须严格遵循“分层、分段、对称、均衡”的开挖原则,并结合信息化监测手段动态调整施工节奏。

施工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钢板桩的打设。在场地平整后,采用履带式打桩机将拉森钢板桩(常见型号为SP-IV或SP-III)逐根打入设计深度,通常入土深度不小于基坑深度的1.0~1.2倍,以保证整体抗倾覆稳定性。钢板桩之间通过锁口连接,形成连续的挡土止水墙体。打桩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垂直度与咬合质量,避免出现漏水或错位现象。

钢板桩施工完成后,进入预降水阶段。由于广州地区地下水丰富,尤其在雨季期间水位较高,因此在开挖前需提前布设轻型井点或管井进行降水,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1.0米,以确保开挖作业的干燥与安全。

随后进入核心环节——分层开挖。根据工程实践和相关规范要求,6米深基坑一般划分为两到三层进行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控制在1.5~2.0米,主要目的是暴露钢板桩上部受力情况,并为后续腰梁及支撑安装提供作业面。开挖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清底,严禁超挖或扰动原状土。该层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冠梁施工。冠梁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将各根钢板桩顶部连接成整体,增强支护体系的整体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第二层开挖深度约为2.0~2.5米,开挖至接近支撑设计标高位置。此阶段需密切关注基坑侧壁位移与地表沉降数据。若监测数据显示变形速率加快,应暂停开挖并分析原因。在确认安全后,安装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支撑系统是拉森钢板桩基坑的关键受力构件,其轴力大小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性。支撑安装后需及时施加预应力,确保有效限制钢板桩的侧向位移。

最后一层开挖深度约1.5米,直至基坑设计底标高。此阶段尤为关键,必须严格控制机械开挖范围,预留30cm左右由人工清理,防止基底土体被扰动。同时,开挖过程中应持续监测地下水位,必要时启动应急排水措施,防止基底隆起或管涌现象发生。

每完成一层开挖,均需同步开展边坡修整、喷锚防护(如有需要)、集水井设置及临时通道搭建等工作。整个开挖过程强调“先支后挖、随挖随支”,严禁无支撑状态下大面积暴露土体。

在基坑使用期间,须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钢板桩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周边地表沉降、邻近建筑物倾斜等指标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回填反压、增设支撑或注浆加固等措施。

基坑施工完成后,进入回填与钢板桩拔除阶段。结构物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级配砂石或素土分层回填,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并进行夯实。钢板桩拔除宜采用振动锤,拔除过程中应控制振动幅度,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拔除后空隙应及时注浆填充,防止地面塌陷。

综上所述,在广州天河区采用6米拉森钢板桩进行浅基坑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分层开挖的顺序推进,结合科学的支护设计与严密的监测体系,才能有效控制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和周边环境安全。这一施工模式不仅体现了现代城市地下工程精细化管理的趋势,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浅基坑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18665609899 CONTACT US

公司:湖南翔之乐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联星街道联西社区凯旋城住宅小区4栋906号

Q Q:2815047754

Copyright © 2022-2025

湘ICP备2025127619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65609899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