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荔湾区芳村片区的旧厂改造项目中,城市更新与土地再开发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随着原有工业厂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如何高效、安全地完成场地清障与基础施工成为工程推进的关键环节。本项目拟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并结合系统化的清障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经济性与环保性。
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片区,原为老旧工业厂区,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场地内原有建筑多为单层或两层砖混结构厂房,地下存在大量废弃管道、电缆沟及混凝土基础等障碍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表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厚度约2~5米,其下为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及砂层,地下水位较高,距地表约1.5米。该地质条件对基坑开挖稳定性构成较大挑战,需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综合考虑基坑深度(平均6.5米)、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选用SP-IV型拉森钢板桩,单根长度12米,入土深度控制在5.5米左右,形成连续支护体系。钢板桩沿基坑周边闭合布置,桩间距为0.4米,通过振动锤沉桩施工。为增强整体稳定性,在基坑顶部设置一道冠梁(C30钢筋混凝土,截面尺寸600mm×400mm),并在坑内设置一道钢支撑(Φ609×16钢管),间距8米,形成“一道内支撑+钢板桩”的支护体系。
施工分为清障、测量放线、导架安装、钢板桩施打、支撑安装及监测六个主要阶段:
鉴于场地历史用途复杂,地下障碍物分布不均,清障工作是施工前期的重点与难点。清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针对钢板桩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渗漏、变形过大等问题,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现场配备应急堵漏材料(如木楔、棉纱、速凝水泥等),一旦发现漏水点立即封堵;若监测数据显示位移速率超过警戒值(连续三日>3mm/d),则暂停开挖并分析原因,必要时采取坑外注浆或增设支撑等补强措施。
此外,所有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高空作业、吊装作业设专人指挥,确保施工全过程受控。
广州荔湾芳村旧厂改造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拉森钢板桩支护设计与精细化清障方案,有效解决了复杂地质与地下障碍物带来的施工难题。该组织设计不仅保障了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也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未来在类似城市更新项目中,此类集成化、系统化的施工组织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有助于提升旧改项目的整体效率与质量水平。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