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从化区的市政建设与地下工程中,拉森V型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抗弯性能、止水效果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整治及地下管廊施工等领域。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结合止水膏涂抹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支护结构的整体防水性能,确保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稳定。本文将围绕从化区某典型工程案例,系统阐述拉森V型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环节,并重点说明止水膏涂抹工艺的技术要点与实施流程。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基坑深度、周边建筑物分布及地下水文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设计。本项目位于从化城区,地层以粉质黏土和砂层为主,地下水位较高,距地表约1.5米。因此,选用U型锁口的拉森V型钢板桩(型号为SP-IV),单根长度12米,入土深度按“嵌固深度法”计算确定,确保整体稳定性。同时,设置冠梁与内支撑体系,增强支护结构的整体刚度。
在材料进场方面,所有钢板桩均需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锈蚀、扭曲或锁口变形。锁口处应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专用工具进行修整,以保证打设过程中顺利咬合。配套使用的止水膏为高分子聚合物基柔性密封材料,具备良好的粘结性、耐水性和抗老化性能,适用于潮湿环境下的接缝密封。
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测量放线、导架安装、钢板桩打设、止水膏涂抹及后续监测等环节。测量人员依据设计图纸精确放出桩位轴线,并设置控制点。随后在槽口两侧架设导向架(通常采用H型钢焊接而成),用于引导钢板桩垂直沉入,防止偏移。导向架安装后需校核其水平度与垂直度,确保定位准确。
钢板桩沉桩采用履带式振动锤配合液压夹具进行。施工顺序一般从角部向两侧推进,确保闭合段施工便利。沉桩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50,并实时观测相邻已打入桩体是否发生位移或上浮。当遇到地下障碍物导致下沉困难时,应暂停作业,查明原因并采取清障或引孔措施,严禁强行施打,以免造成桩体损坏或锁口撕裂。
止水膏的涂抹是本工程防水成败的关键工序之一。在每根钢板桩打入前,必须对锁口部位进行彻底清理,去除泥土、油污及氧化层,确保表面干燥洁净。随后使用专用刮刀或注胶枪,将止水膏均匀涂抹于锁口凹槽内,厚度控制在3~5mm,确保连续无间断。对于转角或异形连接部位,应增加涂抹量并辅以手工压实,防止出现漏涂或空腔。值得注意的是,止水膏应在涂抹后30分钟内完成对接,避免因暴露时间过长而影响粘结效果。
在全部钢板桩闭合后,应对整个围堰体系进行渗漏检查。若发现轻微渗水,可采用速凝水泥封堵或二次补注止水膏的方式处理;若出现较大漏水点,则需分析是否因锁口未咬合到位或止水膏失效所致,并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此外,在基坑开挖期间,应同步布设水位观测井与位移监测点,实时掌握地下水动态与支护结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现场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打桩区域。振动锤作业应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减少噪音扰民。废弃的止水膏包装物应集中回收,避免污染环境。所有操作人员须经过专项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综上所述,广州从化区拉森V型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不仅需要严谨的结构计算与合理的施工部署,更应重视细节管理,特别是止水膏的规范涂抹工艺。通过科学组织、精细施工与全过程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基坑支护的稳定性与防水性能,为后续主体工程施工创造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城市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