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白云嘉禾某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拉森钢板桩施工作为基坑支护的关键环节,承担着保障施工安全、控制地下水渗漏及防止周边土体位移的重要任务。本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与工业发展交汇地带,周边交通密集、地下管线复杂,且需在施工期间维持工业区正常供电,对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核心。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团队对现场进行了详尽的地质勘察和环境评估。根据钻探资料显示,场地地层主要由填土、粉质黏土、淤泥质土及强风化岩构成,地下水位较高,存在较强的渗透性。结合工程特点,决定采用U型拉森Ⅳ型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其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止水效果,单根长度为12米,入土深度按“五分之二法则”进行设计,确保嵌固稳定。同时,考虑到工业区内有多条高压电缆及变电站设施,施工前与供电部门密切沟通,制定专项供电保障方案,避免因打桩振动或电磁干扰影响正常电力供应。
施工流程分为测量放线、导架安装、钢板桩沉桩、冠梁施工及监测维护五个主要阶段。测量放线阶段采用全站仪进行精准定位,确保桩位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导架系统采用双层工字钢组合结构,固定于临时围挡之上,既保证了沉桩垂直度,又减少了对地面荷载的影响。沉桩作业选用履带式液压打桩机,配备高频振动锤,以降低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建筑及供电设施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锤击频率和下桩速度,每根桩打入后立即检查垂直度与接缝咬合情况,确保整体连续性和密封性。
针对工业区供电安全问题,项目组制定了多项防护措施。一是对临近变电站和电缆沟段的钢板桩施工区域设置减振沟,深度不小于2米,填充砂石材料以吸收振动能量;二是在打桩作业时段避开用电高峰,优先安排在白天非敏感时段施工,并实时监控电压波动;三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施工现场配备备用电源车和抢修队伍,一旦出现供电异常可迅速响应。此外,所有施工设备均进行接地检测,防止静电或漏电引发事故。
在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进行冠梁浇筑。冠梁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宽度600mm,高度400mm,内配双层螺纹钢骨架,增强整体刚度。混凝土浇筑前对钢板桩顶部进行清理和焊接锚固筋处理,确保结构连接可靠。冠梁养护期间,继续实施基坑变形监测,布设沉降观测点和倾斜计,数据每日上传至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动态预警。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同样贯穿整个过程。施工现场设置雾炮机和围挡喷淋系统,有效抑制扬尘;废弃泥浆经沉淀处理后外运,避免污染城市排水系统;夜间施工严格遵守噪音控制标准,减少对周边企业运营的干扰。同时,项目部设立专职安全员,对进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重点培训电力设施保护知识和应急处置流程。
本工程历时45天完成全部拉森钢板桩施工任务,基坑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在28mm以内,远低于预警值,周边建筑物及供电设施运行正常,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通过精细化组织管理和多专业协同配合,不仅实现了支护结构的功能目标,也为类似城市密集区工业项目的深基坑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综上所述,广州白云嘉禾拉森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了地质条件、环境制约与供电保障等多重因素,采取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实施方案。从前期策划到过程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系统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管理理念。未来随着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此类融合市政、工业与生态保护需求的复合型工程将越来越多,唯有不断提升施工组织水平,方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建设挑战,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