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从化区街口地区的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且可重复利用的挡土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河道整治、地下管廊等施工项目。为确保施工安全、进度可控以及成本合理,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进行小型设备的合理选型。
本工程位于街口城区,周边临近既有建筑与市政道路,施工场地受限,地下水位较高,土层主要由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及局部强风化岩组成,整体稳定性较差。因此,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既能有效控制土体侧向位移,又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设计图纸,钢板桩深度为12米,型号选用国产SP-IV型拉森钢板桩,单根长度15米(入土深度满足抗隆起与抗倾覆要求),总延米数约480米,呈闭合或半闭合布置。
施工组织设计遵循“安全第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实施”的原则。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导向架安装→钢板桩打设→冠梁施工→基坑开挖→支撑系统安装→监测与维护→回填与拔桩。各环节需紧密衔接,确保工序连续性。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周边环境调查,明确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破坏。随后完成施工区域的围蔽与临时水电布设,搭建办公及材料堆放区。测量人员依据设计坐标进行精准放样,并设置控制桩与高程基准点,确保钢板桩轴线位置准确。
打桩作业是整个施工的核心环节。考虑到场地狭窄、噪音控制要求高以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决定采用振动锤配合履带式打桩机进行沉桩施工。设备选型方面,选用DZ60型液压振动锤,激振力达320kN,适配于SP-IV型钢板桩,配套主机为日立ZX200型履带吊车,其最大起重量20吨,工作半径8米时仍能满足吊装需求。该组合设备体积适中,机动性强,适合城市密集区域作业。同时配备一台50吨汽车吊用于长距离转运钢板桩,提高材料调度效率。
为保证钢板桩打入的垂直度与咬合质量,施工前需安装导向架。导向架采用双层工字钢焊接而成,固定于预先浇筑的混凝土基础之上,确保整排钢板桩沿设计轴线同步下沉。每根桩打入前应检查锁口润滑情况,涂抹专用黄油以减少摩擦阻力,防止锁口变形或撕裂。
在基坑开挖阶段,遵循“分层、分段、对称、均衡”的开挖原则,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米,及时施作冠梁与内支撑。冠梁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截面尺寸为800mm×600mm,内置主筋Φ25,箍筋Φ10@200,模板采用木模支撑体系。支撑系统选用Φ609×16mm钢管支撑,水平间距3米,通过活络头调节预应力,确保支护结构受力均匀。
施工期间须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在钢板桩顶部、邻近建筑物及道路关键点布设位移、沉降与倾斜监测点,采用全站仪与静力水准仪进行自动化数据采集,频率初期每日一次,后期视稳定情况调整。一旦发现异常变形趋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增加支撑、注浆加固或暂停开挖等措施。
小型设备的配套选用同样至关重要。除主要打桩机械外,还需配置以下辅助设备:1台W-1.8型蛙式打夯机用于回填土夯实;2台QDX15-20潜水泵用于基坑排水;1台BX1-500交流电焊机用于冠梁钢筋连接与构件焊接;1辆1.5吨电动搬运车用于场内材料短驳运输。所有设备均经过进场检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环保与文明施工亦不容忽视。施工现场设置雾炮机与喷淋系统,控制扬尘;废泥浆经沉淀处理后外运;夜间施工严格控制噪音,避免扰民。同时加强工人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三级安全交底制度,配备齐全的个人防护用品。
综上所述,广州从化街口拉森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与施工可行性,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安排与小型机械设备的优化选型,实现了安全、高效、绿色施工的目标。该方案不仅保障了基坑工程的稳定性,也为类似城市密集区深基坑支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与管理经验。后续施工中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过程管控,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