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番禺大石片区,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工业用地及物流园区的开发日益增多。其中,装卸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物流园建设项目对地基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可重复利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在此类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围绕“广州番禺大石拉森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含物流园装卸”这一主题,系统阐述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环节与实施要点。
首先,项目背景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道,拟建一座集仓储、分拣、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由于场地临近珠江支流,地下水位较高,土质以淤泥质黏土和砂层为主,承载力较低,因此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如装卸平台基础、设备基坑等)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经过技术经济比选,决定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作为主要支护结构,其具有抗弯能力强、止水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基环境下的临时或永久性支护工程。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施工目标:确保基坑开挖安全、控制周边沉降、保障物流园区后续装卸作业区域的地基稳定性,并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交通与环境的影响。为此,项目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流程,包括测量放线、钢板桩进场验收、打桩机械就位、钢板桩施打、冠梁施工、基坑开挖与监测,以及后期拔桩回收等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需完成地质勘察报告复核、支护方案专家论证、施工图纸会审等工作。同时,根据物流园区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施工便道与材料堆放区,确保钢板桩运输车辆能够顺畅进出,避免影响未来装卸区的正常施工节奏。钢板桩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热轧U型拉森桩,长度根据基坑深度确定,一般为12~18米,入土深度按“五点法”验算,确保抗隆起和抗倾覆稳定。
机械设备方面,配备履带式液压振动锤打桩机(如日本产NVE系列),配合50吨履带吊车进行施工作业。考虑到大石地区部分区域地表承载力较差,施工前需对作业面进行硬化处理,铺设20cm厚碎石并压实,防止机械下陷。打桩顺序采用“封闭式推进”,从转角处开始向两侧延伸,确保闭合精度,接头处涂抹防水油脂以增强止水效果。
在物流园装卸区域的特殊需求方面,施工组织设计特别强调对地面荷载的控制。由于未来重型叉车、集装箱卡车频繁通行,钢板桩支护不仅要满足基坑阶段的安全,还需考虑对上部结构的长期影响。因此,在冠梁设计中增加配筋率,并设置钢筋混凝土围檩,提升整体刚度。同时,基坑回填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料分层夯实,避免不均匀沉降影响装卸平台平整度。
施工期间的安全与监测同样不可忽视。项目建立全天候自动化监测系统,布设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地下水位观测井及地表沉降点,实时监控支护结构变形情况。一旦数据异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增设内支撑或注浆加固。此外,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设置警示标志与夜间照明,确保物流园区其他施工队伍交叉作业的安全。
环保与文明施工也是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钢板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可能影响周边居民,因此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优先安排在白天非休息时段施工。对于废弃泥浆和建筑垃圾,设置专用沉淀池和分类堆放区,做到日产日清,符合广州市绿色施工标准。
最后,在物流园主体结构完成后,可根据需要选择性拔除钢板桩。采用静力拔桩工艺,配合润滑剂注入,降低拔桩阻力,减少对土体扰动。回收后的钢板桩经检测合格可重复使用,实现资源节约与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广州番禺大石物流园项目中的拉森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充分结合了地域地质特点、功能需求与施工可行性,通过科学的流程安排、严格的现场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不仅保障了基坑工程的安全高效,也为后续装卸作业区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案例为类似城市密集区物流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体现了现代施工组织设计在复杂环境下的综合协调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