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作为保障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稳定的重要手段,其合理设计与科学施工显得尤为关键。广州增城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尤其在城市密集区进行深基坑开挖时,拉森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止水性能、较高的抗弯刚度以及可重复利用的环保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时支护结构中。本文将围绕增城区某典型工程案例,系统阐述拉森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环节,并重点介绍合龙及验收流程。
首先,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必须充分掌握项目现场的地质勘察资料、周边建筑物分布、地下管线走向以及水文条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钢板桩的型号(常用为SP-IV或SP-III型)、长度、入土深度及打设间距。结合增城区软土层较厚的特点,通常需采用加长型钢板桩(如12m~18m),并配合内支撑或锚索体系以增强整体稳定性。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机械选型(推荐使用履带式打桩机配合振动锤)、施工顺序、进度计划及应急预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场地准备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需清除地表障碍物,平整场地并铺设钢板路基箱,防止重型机械作业时下陷。测量放线工作由专业测量人员完成,依据设计轴线精确标定钢板桩的打设位置,并设置控制桩和高程基准点。同时,对临近建筑及道路布设沉降观测点,实时监控施工影响。
钢板桩施打过程中,采用“逐根打入法”或“屏风式打入法”。考虑到增城区地下水丰富,为减少对土体扰动,优先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液压振动锤。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接头处应紧密咬合,防止渗漏。每完成一段打设后,及时检查桩顶标高和平面位置,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对于转角或异形区域,需提前定制异形桩或通过焊接方式实现平滑过渡。
合龙段施工是整个拉森钢板桩围护体系成败的关键环节。合龙口通常设置在受力较小且便于操作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基坑长边中部。合龙前需精确测量剩余缺口尺寸,计算所需异型桩规格,必要时进行现场切割或拼接。合龙过程中应缓慢施打,确保两侧钢板桩咬合严密,避免强行挤压导致桩体变形或锁口损坏。合龙完成后,立即进行锁口密封处理,常用方法包括注入止水剂(如聚氨酯灌浆材料)或缠绕止水胶条,以增强整体止水效果。
施工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最终验收两个阶段。过程验收主要包括材料进场检验、打桩垂直度、桩位偏差、接头咬合情况等,所有数据须记录在案并由监理签字确认。最终验收则在合龙完成且支撑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是整体平面闭合性,通过全站仪复核围堰周长与设计值的偏差;二是垂直度与倾斜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一般不超过1/100);三是锁口连接是否严密,有无明显漏水现象;四是内支撑或冠梁安装质量是否达标。
此外,还需进行功能性测试,如进行抽水试验,观察基坑内外水位变化及桩间渗漏情况,验证止水效果。若发现轻微渗水,应及时采取注浆堵漏措施;若出现严重涌水或桩体倾斜,则须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原因并采取加固方案。
安全文明施工贯穿全过程。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照明充足,作业人员佩戴安全防护装备。打桩作业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减少噪声污染。废弃泥浆和切割废料应集中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广州增城区拉森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需紧密结合区域地质特点,科学规划施工流程,强化过程控制,尤其重视合龙工艺与验收标准。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与规范化操作,才能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为后续主体工程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有效保护周边环境与既有设施,实现工程质量、安全与效益的统一。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