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从化区某市政工程或基坑支护项目中,拉森钢板桩作为重要的临时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河道整治、地下管廊等工程中。为确保施工质量、安全与进度,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试桩记录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从化区某项目拉森钢板桩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试桩实施过程进行系统阐述。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地质条件以粉质黏土、砂层和局部强风化岩为主,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深度约6~8米。为有效控制基坑变形、防止边坡坍塌及地下水渗漏,决定采用U型拉森钢板桩(型号SP-IV)作为支护结构,桩长12米,间距0.4米,总长度约500延米。施工区域临近居民区,对噪声、振动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控制要求较高。
施工前需完成现场勘察、测量放线、地下管线排查及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钢板桩轴线位置,并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同时,检查进场的拉森钢板桩外观质量,确保无明显锈蚀、扭曲或锁口损坏。配套设备包括90吨履带式打桩机、振动锤(DZ90型)、吊车及发电机等。
主要施工流程如下:
场地平整 → 测量定位 → 导向架安装 → 钢板桩起吊 → 插桩就位 → 振动下沉 → 接桩(如需)→ 锁口止水处理 → 冠梁施工 → 基坑开挖 → 监测与维护 → 拔桩回填
其中,导向架采用双层H型钢制作,确保钢板桩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150。插桩时采用单根逐次打入法,避免群桩挤土效应过大。振动下沉过程中,实时监测桩身垂直度和贯入速度,遇硬层可辅以引孔措施。
施工现场设置围挡与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打桩作业避开夜间,减少噪声扰民。配备专职安全员巡查,重点监控机械操作、高空作业及用电安全。泥浆与废弃钢材集中堆放,统一清运,做到工完场清。
计划工期为25天,其中施工准备3天,钢板桩施打15天,冠梁施工5天,拔桩2天。采用流水作业方式,分段推进,确保各工序衔接紧密。
为验证施工参数的合理性,正式施工前选取代表性地段进行试桩,共设置3组试验桩,编号为TS-01至TS-03,每组3根,桩长均为12米。
| 桩号 | 地质描述 | 沉桩方式 | 锤型 | 贯入深度(m) | 耗时(min) | 垂直度偏差 | 备注 |
|---|---|---|---|---|---|---|---|
| TS-01 | 粉质黏土夹细砂 | 振动下沉 | DZ90 | 12.0 | 18 | 1/160 | 正常贯入 |
| TS-02 | 中砂层较厚 | 振动+引孔 | DZ90 | 12.0 | 25 | 1/145 | 引孔直径500mm,深8m |
| TS-03 | 局部含碎石 | 振动下沉 | DZ90 | 11.7 | 30 | 1/130 | 遇阻后停止,补勘确认 |
根据试桩结果,优化了正式施工方案:对砂层较厚区域提前进行φ500mm引孔,深度不低于8米;调整导向架刚度,增强导向稳定性;增加锁口润滑频次,提升咬合密封性。
施工期间布设沉降观测点与倾斜监测仪,每日采集数据。基坑开挖阶段加强频率至每8小时一次。拔桩时采用静拔工艺,同步注浆填补空隙,防止地面塌陷。
综上所述,广州从化区该项目通过科学的拉森钢板桩施工组织设计与严谨的试桩验证,有效保障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整个施工过程体现了精细化管理与技术适配的重要性,为类似软土地基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后续将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完善施工反馈机制,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与管理效能。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