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基坑支护工程作为深基础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技术选择与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广州黄埔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发展区域,近年来市政、房建及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密集,对临时支护结构的需求持续上升。其中,9米拉森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抗弯性能、可重复使用性以及施工便捷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基坑支护工程中。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是否需要配合降水措施,成为许多施工单位和项目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拉森钢板桩是一种冷弯或热轧成型的U型、Z型或直腹板型钢板桩,通过机械打入土层形成连续的挡土挡水结构。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基坑边坡失稳、控制地下水渗入作业面,保障施工安全。对于9米长度的拉森钢板桩,在广州黄埔区这类软土地基区域(常见淤泥质土、粉细砂层),通常适用于深度在6至8米之间的基坑支护。由于该区域地下水位普遍较高,且部分地块存在承压水层,单纯依靠钢板桩的止水性能往往难以完全阻隔地下水涌入基坑,因此是否进行降水配合需根据具体地质条件综合判断。
从地质勘察资料来看,黄埔区多数地段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层以黏性土、粉砂和淤泥为主,渗透系数较低但含水量高,局部夹有透水性强的砂层。当基坑开挖深度接近或超过地下水位时(一般地表下1.5~3米即为初见水位),若不采取有效降水措施,极易出现基底涌水、侧壁渗漏甚至管涌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结构安全。此时,即使采用锁口密封性能较好的拉森钢板桩,也难以完全阻止动水压力下的地下水渗透,尤其在砂层较厚或存在地下水流速较大的区域。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9米拉森钢板桩的使用通常需要配合降水系统,常见的降水方式包括轻型井点降水、管井降水和喷射井点等。轻型井点适用于浅层降水(6~8米),可在钢板桩打设完成后沿基坑周边布设井点管,通过真空泵抽吸降低地下水位;而当土层中含有较厚砂层或要求降水深度较大时,则宜采用深井管井降水,单井降水深度可达15米以上,能有效控制承压水头。降水系统的设置不仅有助于保持基坑干燥,还能显著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减少侧向土压力,从而提升钢板桩的整体支护效果。
此外,降水与钢板桩施工的协调配合也至关重要。合理的施工顺序应为:先完成钢板桩的沉桩作业,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止水帷幕,再进行降水井的钻孔与安装。这样可以避免在无支护状态下开挖导致土体坍塌,同时利用钢板桩的遮挡作用减少降水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水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包括地下水位观测、周边地表沉降、邻近建筑变形等内容,防止因过度抽水引发地面沉降或地下管线损坏等问题。
从租赁服务角度来看,广州黄埔区已有多家专业公司提供9米拉森钢板桩的租赁与施工一体化服务,涵盖打拔桩机械、技术人员及配套降水设备。这些服务商通常具备丰富的本地施工经验,能够根据项目地质报告和设计图纸制定合理的支护与降水方案。部分企业还提供“交钥匙”式服务,即从桩体运输、现场施打到后期拔除全程负责,并可根据客户需求配套降水井的设计与运行管理,极大减轻了总包单位的技术与组织压力。
综上所述,在广州黄埔区使用9米拉森钢板桩进行基坑支护时,是否需要降水配合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结合具体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基坑深度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评估。但在大多数实际案例中,尤其是涉及砂层、高水位或深开挖的项目,降水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措施。科学合理地将拉森钢板桩与降水系统结合使用,不仅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保障施工安全,还能延长支护结构使用寿命,降低整体施工成本。未来随着智慧工地和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如何优化降水能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将成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