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增城区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荔城新城作为重点打造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承载着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的重要使命。然而,近期有市民和专业人士反映,荔城新城部分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拉森钢板桩存在不符合新区建设规范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工程质量和城市安全的关注。
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整治、地下管廊等工程中的钢材结构,具有强度高、防水性能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周边建筑安全、地下管线稳定以及整体地质环境的平衡。根据《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增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导则》,在新城区特别是重点发展片区,所有深基坑支护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执行,确保材料规格、打入深度、连接方式及监测措施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
据现场调查发现,荔城新城某地块在进行地下车库开挖时,所采用的拉森钢板桩型号低于设计要求,部分桩体存在锈蚀、变形现象,且未按规范设置内支撑系统。更为严重的是,施工方在未取得专项施工方案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工,也未按规定安装位移监测设备,导致周边道路出现轻微沉降,临近住宅楼墙体出现细小裂缝。此类问题若不及时纠正,极有可能引发边坡失稳、地表塌陷甚至人员伤亡事故。
面对上述情况,首要任务是立即叫停违规施工行为,并由区住建局牵头组织专家团队对已施工部分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钢板桩的实际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地质条件需求;现有支护体系是否存在结构性隐患;周边建筑物和地下设施是否受到不可逆影响。评估结果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第三方监督。
其次,应对责任主体依法追责。施工单位未能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理单位未尽到旁站监督职责,设计单位若存在图纸审查疏漏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主管部门可对其处以罚款、暂停投标资格、列入黑名单等处罚措施,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同时,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议增城区政府推动“智慧工地”平台建设,将所有重大项目的施工过程纳入数字化监控系统,实现对材料进场、施工工艺、实时监测数据的全过程追溯。对于涉及深基坑、高边坡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双审制”——即企业内部技术审核与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复核相结合,杜绝技术漏洞。
此外,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也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定期发布工程质量通报,设立举报热线,鼓励居民、媒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监督。通过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参观施工现场,增强透明度与信任感。只有当政府、企业与公众形成合力,才能真正筑牢城市建设的安全防线。
从更深层次看,此次事件暴露出个别企业在追求工期和利润过程中忽视规范操作的倾向,也反映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荔城新城作为增城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绝不能因短期利益牺牲长远安全。每一个钢筋水泥的背后,都是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因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把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总之,针对荔城新城拉森钢板桩施工不合规的问题,不能止于个案整改,而应以此为契机,全面排查类似风险点,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执法威慑,提升行业自律水平。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荔城新城不仅在外观上体现现代都市风貌,更在内在品质上经得起时间检验,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空间。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