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南沙黄阁自贸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基坑支护工程时,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临时支护结构,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钢板桩施工方案在合规审查阶段未能通过,将直接影响项目进度和整体安全。面对此类问题,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方必须采取系统性应对措施,确保项目合法合规推进。
首先,应明确审查不通过的具体原因。合规审查通常由相关主管部门(如住建局、质监站、规划部门或第三方评审机构)依据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标准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广州市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等。常见导致审查未通过的原因包括:设计方案未满足稳定性验算要求、地质勘察资料不充分、施工组织设计缺乏针对性、环境保护与噪音控制措施不到位、对周边既有建筑影响评估不足、未按程序报审专项施工方案等。因此,第一步是认真研读审查意见书,逐条分析问题根源,避免盲目修改。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审查问题,需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若为设计缺陷,应立即组织原设计单位或聘请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设计机构重新核算钢板桩的入土深度、抗倾覆能力、内支撑布置等关键参数,必要时补充地质补勘数据,确保计算模型真实反映现场条件。例如,在南沙地区软土层较厚的地质环境下,钢板桩易发生侧向位移或隆起,必须加强锚固或增设内支撑体系。同时,设计文件应附完整的计算书、图纸及构造详图,并符合绿色施工和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导向。
对于施工组织方面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完善专项施工方案,重点补充钢板桩打设工艺流程、机械选型(如振动锤功率匹配)、施工顺序、监测方案及应急预案等内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黄阁自贸区这类城市建成区或临近敏感建筑区域施工时,必须制定严格的振动与沉降控制措施,防止对周边管线、道路或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还需提供详细的交通疏导方案、夜间施工许可申请材料以及噪声、扬尘防治措施,以满足环保和城市管理要求。
在程序合规方面,若因未履行专家论证程序导致审查不通过,则应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及时组织不少于5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论证前应准备齐全的技术资料,并邀请建设、监理、设计及勘察单位代表参与。论证后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方案,并形成书面整改报告提交监管部门备案。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起,广州市已全面推行“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所有深基坑工程均需接入监管平台,实时上传监测数据,因此施工单位还应同步完成信息化系统的对接工作。
与此同时,沟通协调机制不可忽视。建设单位应主动与审批部门保持沟通,了解最新政策动态和技术审查尺度,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反复退件。在南沙自贸区这一国家级开放平台上,政府鼓励创新与高效审批,但也强调风险可控和安全底线。因此,企业应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积极争取指导和支持,必要时可通过政务服务窗口申请“预审服务”或“容缺受理”,加快整改进度。
最后,整改完成后应重新提交完整的申报材料,包括更新后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说明及各方签章文件。建议采用电子化申报系统提交,提高效率。一旦通过审查,须严格按照批准方案组织实施,监理单位要加强过程监督,确保现场施工与审批内容一致。同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钢板桩的变形、应力及周边地表沉降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并启动应急响应。
总之,广州南沙黄阁自贸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发展节点,其工程建设管理标准日益严格。面对拉森钢板桩施工合规审查未通过的情况,相关责任主体不应消极应对,而应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技术管理、规范报审流程、提升协同效率,从根本上保障工程质量和公共安全。唯有如此,才能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建设环境中稳步推进项目落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