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黄埔区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各类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推进,尤其在节假日期间,部分关键工程为确保工期进度仍需保持施工状态。其中,拉森钢板桩作为深基坑支护的重要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地铁、地下管廊、桥梁基础等工程中,其施工安全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稳定性与人员安全。然而,节假日施工期间常面临值班人员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拉森钢板桩作业环节,因涉及重型机械操作、现场监测、安全巡查等多项任务,对人员配置要求较高。面对这一现实困境,如何科学调配现有资源,保障施工安全与效率,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点课题。
首先,应建立节假日施工专项预案机制。施工单位应在节前一个月内制定详细的节假日施工计划,明确各岗位职责与人员需求。针对拉森钢板桩施工特点,需重点安排打桩机操作员、吊装指挥员、安全监督员、测量技术人员及应急值守人员等关键岗位。通过提前摸排员工休假意向,合理调整轮班制度,优先保障技术骨干和持证人员在岗。对于确因家庭原因无法留岗的员工,可通过内部协调或跨项目借调方式补充人手,避免出现“一人多岗”或“无证上岗”的安全隐患。
其次,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提升人员利用效率。在值班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可借助智慧工地平台实现远程监控与数据实时反馈。例如,在拉森钢板桩施工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和位移传感器,将打桩深度、垂直度、周边土体变形等关键参数上传至项目管理后台,由值班工程师远程监控并及时预警。这样不仅减少了现场巡视频次,还能提高问题响应速度。同时,通过移动端APP实现签到、交底、隐患上报等功能,使少量在岗人员也能高效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缓解人力压力。
再者,优化班组结构,实行“主备结合”的弹性值班模式。可将值班团队分为“主力班”和“应急支援班”。主力班由固定人员组成,负责节日期间连续作业;应急支援班则由临近项目或总部的技术管理人员构成,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现场出现突发情况(如钢板桩倾斜、接缝漏水、机械故障等),可在两小时内抵达现场处置。此外,可适当引入第三方专业监测单位驻场服务,承担部分监测与数据分析工作,减轻施工单位人员负担。
同时,加强节前培训与交底,提升在岗人员综合能力。由于节假日值班人员数量减少,每位在岗员工可能需要承担更多职责。因此,应在节前组织专项培训,内容涵盖拉森钢板桩施工工艺要点、常见风险识别、应急预案演练以及机械设备基本操作常识等,提升值班人员的多岗位适应能力。特别是安全员和带班负责人,应具备独立判断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现场秩序与安全底线。
此外,注重人文关怀与激励机制并行。节假日坚守岗位的员工往往面临家庭团聚缺失的心理压力,企业应通过发放节日补贴、提供慰问物资、安排调休等方式体现关怀,增强员工归属感。对于表现突出的值班人员,可给予绩效加分或通报表扬,激发工作积极性。良好的激励机制不仅能稳定现有队伍,也有助于未来类似时期的人员调配。
最后,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发挥指导作用。黄埔区住建部门可牵头建立辖区内在建项目节假日施工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企业间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力资源互助协作。同时加强对节日期间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重点检查值班记录、特种作业持证情况、应急预案落实等内容,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杜绝因人员不足导致的违规操作。
综上所述,广州黄埔区在节假日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时面临的值班人员不足问题,需从预案制定、技术赋能、组织优化、能力提升和人文激励等多方面协同应对。唯有通过系统化管理和前瞻性布局,才能在保障施工进度的同时,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