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花都区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深基坑支护和防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项目出现了拉森钢板桩施工不符合国际标准的情况,如桩体垂直度偏差过大、锁口连接不严密、沉桩深度不足以及防腐处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也对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国际形象带来潜在风险。因此,必须采取系统性措施进行调整与优化,确保施工质量全面符合国际标准。
首先,应从设计阶段入手,强化技术方案的合规性审查。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在设计环节对国际标准(如ISO 14688土工勘察标准、EN 12063欧洲钢板桩施工规范)理解不深,导致设计方案存在先天缺陷。建议引入具备国际工程经验的设计咨询团队,对拉森钢板桩的选型、入土深度、抗弯强度及整体稳定性进行复核计算,并结合花都区地质条件(如软土层较厚、地下水位高等特点)进行针对性优化。同时,设计文件中应明确施工控制指标,如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150、锁口密封性测试要求等,为后续施工提供清晰依据。
其次,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整改的核心环节。针对常见的沉桩偏斜问题,应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或电子测斜仪实时监测桩体垂直度,配合导向架和双层定位装置,确保每根钢板桩在打入过程中保持稳定。对于锁口连接不严的问题,应在施工前对每根钢板桩的锁口进行清洁与润滑处理,并使用专用检测工具检查锁口匹配度;沉桩完成后,还需进行水密性试验,防止地下水渗漏。此外,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沉桩深度,避免因提前终止打桩而导致支护能力不足。建议采用静压法或振动锤结合喷水辅助工艺,减少对周边土体的扰动,同时提高沉桩效率和精度。
第三,材料管理与防腐处理亟需提升至国际水平。目前部分项目使用的拉森钢板桩存在材质证书缺失、镀锌层厚度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长期耐腐蚀要求。应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所有钢材须附带符合EN 10248或ASTM A572标准的质检报告,并进行抽样复检。对于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桩体,建议采用热浸镀锌(锌层厚度不低于600g/m²)或复合涂层技术,并在焊接部位进行现场补涂,确保防腐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建立材料追溯机制,实现从生产到施工全过程的可追踪管理。
第四,人员培训与管理体系的完善不容忽视。许多质量问题源于施工人员对国际标准缺乏认知,操作不规范。应组织专项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讲解拉森钢板桩施工的技术要点与验收标准,并开展实操演练。项目管理团队应配备具有国际工程背景的监理工程师,实施全过程旁站监督,对关键工序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同时,推动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三维建模模拟沉桩路径,提前发现碰撞风险,优化施工顺序。
最后,建立健全第三方检测与评估机制,是保障整改成效的关键。建议委托具备CMA认证和国际资质的检测机构,定期对已完成的钢板桩墙体进行无损检测、变形观测和承载力测试,形成独立报告供业主和监管部门审阅。对于已发现问题的区域,应制定专项修复方案,如采用高压注浆封堵缝隙、增设内支撑或补打加强桩等方式进行加固处理。
综上所述,广州花都区“一带一路”项目中拉森钢板桩施工不符合国际标准的问题,需通过设计优化、过程管控、材料升级、人员培训和第三方监督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整改。只有将国际标准真正融入每一个施工细节,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树立标杆典范,增强中国基建在全球范围内的信誉与竞争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