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州南沙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区域,各类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其中,拉森钢板桩施工因其良好的挡土、止水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整治及地下结构施工中。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项目存在消防设施布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给施工现场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调整消防设施布置,确保施工安全与合规性,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当前消防设施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及相关地方标准,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但在南沙区部分拉森钢板桩施工项目中,常见问题包括:灭火器配置数量不足或分布不均;临时消防水源设置不合理,供水压力不足;消防通道被材料堆放占用;动火作业区域未设置专用消防看护人员;以及缺乏有效的火灾应急预案等。这些问题一旦发生火情,极易导致火势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性调整与优化:
第一,科学规划消防设施布局。
应结合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对拉森钢板桩施工区域进行功能分区,明确办公区、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动火作业区及生活区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按照“重点区域优先、覆盖全面”的原则,合理设置灭火器、消防栓和应急照明设备。例如,在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频繁的区域,应增设干粉灭火器,并确保每50平方米至少配置一组灭火器材。同时,应设立明显的消防标识,引导人员快速识别消防设施位置。
第二,完善临时消防供水系统。
由于拉森钢板桩施工多位于临水或软土地带,常规市政供水可能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应建立独立的临时消防水池或利用附近自然水源,配套设置高压水泵和消防管网,确保最不利点的消火栓出水压力不低于0.2MPa。管道宜采用镀锌钢管,沿施工便道或围挡内侧敷设,并定期检查防冻、防腐情况。此外,应配备不少于两台移动式消防水泵作为备用,确保突发情况下持续供水。
第三,保障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不少于两个方向的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应小于4米,净空高度不低于4.5米。在拉森钢板桩施工期间,常因打桩机械、钢板桩堆场占据空间而导致通道受阻。为此,应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预留专用消防通道,并通过硬质围挡或标线明确界定,严禁堆放材料或停放非施工车辆。必要时可设置临时便道连接主干道,确保消防救援力量能够快速抵达现场。
第四,强化动火作业管理。
拉森钢板桩的接长、切割和焊接属于高风险动火作业,是火灾防控的重点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作业前办理动火许可证,落实专人监护,并清除周围易燃物。作业现场应配备灭火毯、灭火器等应急器材,作业结束后持续观察30分钟以上,确认无复燃隐患方可撤离。同时,应对电焊机、气瓶等设备进行每日检查,防止线路老化或气体泄漏引发事故。
第五,健全消防管理制度与培训机制。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设立专职消防安全管理员。定期组织全员消防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作业人员的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特别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应开展通俗易懂的安全教育,确保其掌握基本的灭火器使用方法和逃生路线。同时,建立消防巡查记录台账,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
第六,加强监管与验收把关。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将消防设施布置纳入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内容。在拉森钢板桩施工前,必须组织消防专项方案评审,并报属地住建部门备案。施工过程中,接受消防救援机构的抽查指导,发现问题立即停工整改。工程竣工或阶段性完工时,应进行消防设施功能性测试,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综上所述,广州南沙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消防设施布置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科学规划、系统整改和长效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消除火灾隐患,还能提升整体施工安全水平。各参建单位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共同营造安全、有序、合规的施工环境,为南沙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