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州荔湾区作为广州市重要的老城区之一,其市政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及河道整治等项目日益增多。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临时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和地基加固等工程中。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发现部分施工单位对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安全进度,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和解决。
首先,必须明确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潜在风险。例如,钢板桩打入深度不足、垂直度偏差过大、锁口连接不严密、接头漏水、支撑体系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若未及时整改,极易引发基坑变形、周边建筑物沉降甚至坍塌等安全事故。监理单位在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中多次提出整改意见,但部分施工单位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思想,整改反馈滞后,甚至敷衍了事,导致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造成整改不及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施工单位角度看,部分企业为赶工期,忽视监理指令,缺乏对质量问题的足够重视;项目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整改流程不规范,未能建立闭环管理机制。从监理单位自身来看,虽然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在督促整改的手段上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口头通知或书面函件,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此外,建设单位在协调各方关系、推动整改落实方面作用发挥不足,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要有效推进整改工作,必须从制度、流程和技术三个层面协同发力。第一,应强化监理单位的权威性和执行力。监理机构应在施工合同和监理大纲中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及时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建议停工整顿。同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销号管理”的闭环模式,确保每一条监理意见都有记录、有跟踪、有结果。
第二,完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管理机制。施工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安全负责人,对监理提出的整改意见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问题第一时间传达到位、整改措施落实到人。同时,将整改完成情况纳入项目绩效考核体系,与项目奖金、评优评先挂钩,增强一线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屡次整改不力的分包队伍,应启动清退机制,形成震慑效应。
第三,加强建设单位的统筹协调作用。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责任主体,应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安全专题会议,听取监理和施工方的汇报,对重大隐患问题挂牌督办。对于涉及多个参建单位的复杂问题,建设单位应牵头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和时间节点,避免推诿扯皮。同时,可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整改效果进行复核,提升整改工作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第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建议在重点项目中推广使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监测和移动巡检APP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拉森钢板桩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控。监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端实时上传问题照片和整改要求,施工单位同步接收并反馈整改情况,系统自动记录时间戳和处理流程,实现全过程留痕、可追溯管理。这不仅能提高沟通效率,还能为后续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最后,应加强行业培训和警示教育。针对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典型问题,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开展专题培训,普及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规范。通过剖析近年来发生的工程事故案例,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同时,可在区域内开展质量安全评比活动,树立标杆项目,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广州荔湾区拉森钢板桩施工监理意见整改不及时的问题,既反映了现场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暴露出体制机制上的短板。只有通过强化监理权威、压实主体责任、发挥建设单位统筹作用,并结合信息化手段和教育培训,才能真正建立起高效、闭环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市政工程的安全推进,维护城市运行的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荔湾区的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