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实际的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多变以及施工环境受限等因素,常常会遇到各种技术难题和突发状况。为了提升施工效率、保障工程安全,系统性地整理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从多个问题类型出发,分类标注具体应对步骤与注意事项,便于现场人员快速查阅和高效处理。
一、打桩困难或无法下沉
问题表现:钢板桩在打入过程中出现卡滞、倾斜或完全无法下压。
应对步骤:
- 立即停止锤击,检查桩体是否变形或锁口受损;
- 使用全站仪复核桩位垂直度,判断是否存在偏斜;
- 若地质坚硬,可采用预钻孔辅助法,在桩位先行钻孔至设计深度的60%~70%;
- 更换更大吨位的振动锤或调整锤击频率;
- 对于孤石层,建议采用冲抓钻清除障碍后再继续施工。
注意事项:
- 打桩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提前识别硬夹层或障碍物;
- 避免强行锤击导致桩体断裂或锁口损坏;
- 每根桩打入后应及时校正,防止累积偏差。
二、锁口漏水或渗水严重
问题表现:钢板桩合拢后基坑内出现明显渗水,影响后续作业。
应对步骤:
- 检查锁口是否清洁,清除泥沙、焊渣等杂物;
- 在锁口处涂抹专用止水 grease(如沥青胶泥或膨润土密封剂);
- 对已合拢区域采用高压注浆封堵,注浆材料可选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 若漏水点集中,可在外部设置旋喷桩或袖阀管进行帷幕补强;
- 必要时加设内支撑或降水井降低地下水位。
注意事项:
- 施工前应对每根桩锁口进行检查和清理;
- 止水材料需在插入前即时涂抹,避免干燥失效;
- 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防止扰动桩体。
三、钢板桩倾斜或位移过大
问题表现:桩体偏离设计轴线超过允许偏差(一般为1%桩长),影响结构稳定性。
应对步骤:
- 使用导向架重新定位,纠正初始偏移;
- 在打桩过程中设置双向经纬仪监控垂直度;
- 若已发生倾斜,可采用反向施力纠偏,如用千斤顶配合钢丝绳牵引;
- 对严重偏移桩体考虑拔出重打或补打加强桩;
- 加强周边土体支护,防止进一步位移。
注意事项:
- 导向架必须牢固安装,并定期校准;
- 纠偏操作应缓慢进行,避免造成桩体断裂;
- 邻近建筑物区域应加密监测频率。
四、合拢困难或闭合误差大
问题表现:最后一段钢板桩无法顺利插入,形成“缺口”或角度偏差。
应对步骤:
- 提前规划合拢位置,优先选择角点或受力较小处;
- 测量剩余开口尺寸,定制异形桩或切割标准桩适配;
- 采用“先插后打”方式,将合拢桩两侧同时下放,减少应力集中;
- 使用液压夹具辅助对位,确保锁口准确咬合;
- 合拢完成后立即进行锁口密封处理。
注意事项:
- 合拢前应完成至少80%的主线打桩,避免累计误差;
- 异形桩加工需由专业厂家完成,保证尺寸精度;
- 不宜强行敲击合拢桩,防止锁口变形。
五、拔桩困难或带土过多
问题表现:基坑回填后拔桩阻力大,桩体携带大量泥土,影响周边地基。
应对步骤:
- 拔桩前向锁口注入清水或润滑剂,减少摩擦阻力;
- 采用高频低幅振动模式逐步起拔,避免 sudden force;
- 分段拔除,每次起拔高度控制在1~2米,间歇冷却设备;
- 对带土严重的区域,可在拔桩同时实施注浆回填,防止地面沉降;
- 拔桩后及时回填砂石并压实,恢复地表承载力。
注意事项:
- 拔桩顺序应逆打桩方向进行,减少牵连效应;
- 邻近管线或建筑时需设置监测点,实时跟踪沉降数据;
- 夜间施工应做好照明与安全警示。
六、极端天气影响施工
问题表现:暴雨、高温或台风天气导致工期延误或安全隐患。
应对步骤:
- 建立气象预警机制,提前获取天气预报信息;
- 暴雨期间暂停露天打桩作业,覆盖设备防雨;
- 台风来临前加固临时设施,撤离高空作业人员;
- 高温时段调整作业时间,避开中午高峰,提供防暑物资;
- 雨后及时排查积水情况,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
注意事项:
- 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接地良好,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 现场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防止基坑泡水;
- 极端天气后需全面检查桩体稳定性再复工。
通过以上分类整理,可将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典型问题系统化归档,形成一套实用性强、操作明确的解决方案手册。该手册不仅有助于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也能作为新进场人员的培训资料,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保障项目进度与质量。建议结合本地工程案例持续更新内容,增强其针对性与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