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天河区的各类市政、地铁、深基坑及临时支护工程施工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围护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材料进场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尤为关键。科学、规范的验收流程不仅能有效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还能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保障。以下是针对广州天河区拉森钢板桩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质量控制要点。
首先,核对材料规格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是验收的第一步。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图纸和合同文件,检查进场钢板桩的型号(如U型、Z型或AS型)、截面尺寸、长度、壁厚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常见的拉森Ⅳ型钢板桩其截面高度约为400mm,理论重量约76.1kg/m,必须通过测量工具进行实测比对。对于用于地铁基坑支护的工程,若设计明确采用SP-IV型,则不得以其他型号替代,避免因力学性能不匹配导致结构失稳。
其次,外观质量检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进场钢板桩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变形、扭曲或折皱,锁口部位不得存在裂纹、毛刺、焊接缺陷或严重锈蚀。锁口是连接相邻钢板桩的关键部位,其完整性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密封性和连续性。验收时应使用专用锁口通规进行试插,确保相邻桩体能顺利咬合,间隙均匀。同时,应重点观察桩身是否有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磕碰、凹陷或局部弯曲,此类缺陷可能影响沉桩垂直度和结构承载力。
第三,材质证明文件核查是确保材料来源合规的基础。每批次进场钢板桩均需附带出厂合格证、材质检验报告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力学性能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关键指标,并符合国家标准《热轧钢板桩》(GB/T 20933—2014)的要求。在天河区这类高密度城市区域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对钢材的耐腐蚀性和结构稳定性要求更高,因此材料的化学成分(如碳、锰、硫、磷含量)也应满足相关规范,必要时可抽样送检。
第四,尺寸偏差检测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使用卷尺、卡尺、靠尺等工具对钢板桩的长度、高度、腹板厚度、翼缘宽度等进行抽样测量,允许偏差应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例如,长度偏差一般不超过±100mm,截面高度偏差不宜大于±3mm。对于超长钢板桩(如18米以上),还应检查其直线度,用拉线法测量最大挠曲矢高,通常要求不大于桩长的0.1%。尺寸超标将直接影响打桩精度和止水效果。
第五,防腐处理情况检查也需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广州潮湿多雨、地下水氯离子含量较高的环境下,钢板桩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验收时应确认桩体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了防腐处理,如热浸镀锌、涂刷环氧沥青涂层或采用耐候钢材质。涂层应均匀、完整,无漏涂、起泡、剥落现象,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通常不低于150μm)。对于回收再利用的钢板桩,更应严格评估其剩余壁厚和腐蚀程度,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测厚检测。
第六,数量清点与堆放管理同样是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共同清点进场桩体数量,核对批次编号与送货单是否一致,防止错发、漏发。钢板桩应分类整齐堆放于坚实平整的场地上,底部设置垫木,避免直接接触泥土造成锈蚀。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米,且应远离重型机械作业区域,防止碰撞变形。
最后,建立完整的验收记录档案是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的关键。每次验收均应形成书面记录,包括材料品牌、生产厂家、批号、数量、检测结果、验收人员签字等内容,并由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共同确认。对于不合格材料,应立即标识、隔离并退场处理,严禁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在广州天河区复杂的 urban 工程环境中,拉森钢板桩的进场验收必须坚持“标准明确、程序规范、数据真实、责任到人”的原则。只有严把材料入口关,才能为后续沉桩、围檩安装、基坑开挖等工序打下坚实基础,切实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