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白云区,由于其地质条件以软土为主,土体含水量高、承载力低、压缩性大,给基坑支护工程带来了较大挑战。在众多支护形式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利用、止水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河道整治及地下管廊等工程中。然而,在软土地区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时,极易出现打桩垂直度偏差过大的问题,严重影响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止水效果。因此,控制打桩垂直度成为软土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关键质量控制要点。
首先,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在正式打桩前,必须对场地进行详细勘察,掌握地层分布、地下水位、软土层厚度及物理力学参数等信息。白云区常见的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等软弱土层容易导致桩体偏移,因此需根据地质报告合理选择钢板桩型号和长度,并制定科学的打桩顺序。同时,应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平整场地并铺设钢板或路基箱,确保打桩机械在软土地基上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避免因机械沉降引起打桩方向偏斜。
其次,导向架的设置是保证垂直度的核心措施之一。在软土区,单纯依靠操作人员经验控制垂直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因此,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导向架系统。导向架通常由上下两层定位导框组成,安装时应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精确校正其垂直度与轴线位置,确保导框与设计轴线一致。钢板桩插入导向架后,在自重作用下可初步保持垂直状态,为后续锤击提供良好的初始定位。导向架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防止在打桩过程中发生变形或位移。
第三,打桩过程中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不可忽视。在锤击下沉过程中,应安排专人使用经纬仪或电子测斜仪对每根桩的垂直度进行全过程跟踪观测。建议在桩身两个正交方向设置观测点,每下沉1~2米测量一次垂直度数据。一旦发现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立即停止锤击,分析原因并采取纠偏措施。常见的纠偏方法包括:调整锤击力度、改变锤击角度、利用千斤顶或卷扬机施加侧向牵引力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软土层中纠偏不宜动作过大,以免造成桩体断裂或周围土体扰动加剧。
此外,合理选择打桩设备与工艺也直接影响垂直度控制效果。在白云区软土条件下,推荐采用液压振动锤配合履带式打桩机进行施工。振动锤激振力适中、噪音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且可通过调节频率和振幅适应不同土层。打桩时应遵循“轻锤慢打”原则,初期缓慢下沉,待桩体进入稳定土层后再逐步加大锤击能量,避免因冲击力过大导致桩头破损或方向失控。对于较长的钢板桩,可采用分段施打或辅以射水法减少土体阻力,提高贯入效率和垂直精度。
最后,施工管理与人员培训同样不容忽视。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落实技术交底制度。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和软土区施工特点,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检查打桩记录、监测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组织整改。同时,应加强与设计、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综上所述,在广州白云区软土区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时,垂直度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精细化的工作。只有从前期准备、导向装置设置、过程监测、设备选型到人员管理等多个环节协同把控,才能有效提升打桩质量,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深入,对软土区钢板桩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唯有坚持标准化、精细化施工,方能应对复杂地质带来的挑战,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