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从化区的各类基坑支护、地下管廊、河道整治等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挡土止水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其中,止水膏的涂抹质量是确保钢板桩接缝处防水效果的关键环节,而涂抹均匀度则是控制止水性能的核心要点之一。若止水膏涂抹不均,极易导致接缝渗漏、地下水涌入甚至基坑失稳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对止水膏涂抹均匀度进行系统、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应明确止水膏的技术要求和材料标准。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止水膏多为聚氨酯类或改性沥青类弹性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延展性和抗水压能力。在进场前,必须查验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及批次编号,确保其符合《建筑防水涂料》(GB/T 23445)等相关规范要求。同时,应对每批止水膏进行抽样复检,重点检测其粘结强度、延伸率及低温柔性等关键指标,杜绝使用过期或性能不达标的材料。
其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在涂抹止水膏之前,必须对拉森钢板桩的锁口部位进行全面清理。锁口内不得有泥土、锈迹、油污或旧胶残留,否则将严重影响止水膏的附着力。推荐采用钢丝刷、高压空气吹扫或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洁处理,并在清洁后自然晾干或用干布擦拭。此外,环境条件也需满足施工要求:温度宜控制在5℃~35℃之间,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5%,雨天或大风天气应暂停作业,防止灰尘污染或雨水冲刷未固化的止水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涂抹均匀度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工艺规范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建议采用专用刮刀或挤胶枪进行施工作业,优先选择带有刻度控制的注胶设备,以保证每次出胶量稳定。止水膏应沿锁口全长连续、均匀地涂抹,厚度一般控制在3~5mm,宽度略宽于锁口接触面,确保在插打过程中能充分填充缝隙。特别注意转角、异型桩或锁口变形区域,这些部位易出现涂抹盲区,需由经验丰富的工人重点处理,必要时可采用手工补涂方式增强密封效果。
为确保涂抹质量的可追溯性与过程可控性,施工现场应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每根钢板桩在涂抹完成后应进行编号登记,并由质检人员逐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止水膏是否连续、有无断点或气泡;厚度是否达标;表面是否平整无堆积或遗漏。可借助直尺、塞尺等简易工具进行测量,对不合格部位立即返工。同时,建议留存影像资料,作为后期验收和质量追溯的依据。
此外,钢板桩的插打顺序和施工节奏也间接影响止水膏的最终效果。若插打速度过快或锤击力度过大,可能导致止水膏被挤压不均甚至挤出锁口,降低止水性能。因此,应合理安排沉桩机械的运行参数,控制锤击能量,采用跳打法或分段施工,避免集中应力破坏密封结构。对于深基坑或高水头区域,还可考虑在锁口外侧增设二次注浆措施,作为补充防水手段。
最后,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止水膏涂抹均匀度的根本。施工单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文件,明确各岗位职责与验收标准。项目部应配备专职质检员,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并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升工人对止水工艺的理解与操作熟练度。监理单位应加强旁站监督,对关键工序进行全过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综上所述,在广州从化区复杂地质与多雨气候条件下,拉森钢板桩止水膏涂抹均匀度的质量控制不容忽视。只有从材料把关、工艺规范、过程监督和人员管理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才能有效提升锁口密封性能,确保基坑工程的防水安全与整体稳定性。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责任与细节的体现,唯有严谨对待每一个环节,方能筑牢地下工程的第一道防线。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