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从化区的市政工程、基坑支护及地下结构施工中,拉森V型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抗弯性能和连接止水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围护结构中。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其止水性能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稳定。为确保拉森V型钢板桩在实际应用中的止水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对其止水性能进行系统性测试,并严格把控测试过程中的质量要点。以下是关于该类止水效果测试的关键质量控制内容。
首先,施工前材料质量检验是基础保障。拉森V型钢板桩在进场前应提供完整的产品合格证、材质检测报告及第三方复检报告。重点检查钢板桩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20933),尤其是锁口部位的加工精度和平整度。锁口若存在变形、毛刺或焊接缺陷,将直接影响插打后的咬合紧密性,导致渗漏风险增加。因此,应对每批次钢板桩进行抽样检查,必要时采用卡规或专用模具检测锁口配合情况,确保其互换性和密封性。
其次,钢板桩的施工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止水效果。在从化区软土或砂层地质条件下,钢板桩的垂直度、入土深度以及锁口对接质量尤为关键。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实时监控打桩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150桩长以内。同时,应确保钢板桩沉设至设计深度,避免因欠打造成底部透水通道。对于接头部位,应采用热浸镀锌或涂覆专用防腐止水胶带,增强锁口处的抗渗能力。此外,在插打过程中应使用振动锤配合导向架,防止锁口错位或撕裂,影响整体密封性。
第三,止水效果测试应在合理时机进行。一般建议在钢板桩闭合形成围堰后、基坑开挖前实施止水性能检测。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静水压力法和注水观测法。静水压力法通过在围护结构外侧人工抬高水位,观察内侧是否有渗水现象;注水观测法则是在基坑内注水至一定高度,监测水位下降速率以判断渗漏程度。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需保证测试时间不少于24小时,并设置多个观测点(如桩间缝隙、转角处、接头位置)进行连续记录。
在测试过程中,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应在钢板桩内外侧布设水位计、渗压计及摄像头,实时采集水位变化、渗流量及可视渗漏情况。特别注意转角、T型接头及修复段等薄弱环节,这些部位易因应力集中或施工误差产生微渗。所有监测设备应在测试前完成标定,确保读数准确可靠。同时,应安排专人值守并做好原始记录,便于后期分析与责任追溯。
第四,对测试结果的判定应有明确标准。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及相关地方规范,钢板桩围护结构在止水测试期间,若24小时内单点渗水量不超过0.5L/m²·h,且无明显线流或喷涌现象,可视为止水效果合格。若发现局部渗漏,应立即标记位置并分析原因,常见问题包括锁口未清理干净、异物卡阻、桩体倾斜导致咬合不严等。针对轻微渗漏,可采用双快水泥封堵、聚氨酯注浆或外部高压旋喷加固等方式处理;对于严重渗漏,则需考虑补打钢板桩或增设止水帷幕。
最后,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可或缺。从材料进场、施工过程到测试验收,每个环节都应落实责任人制度,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监理单位应全程旁站监督,尤其对关键工序如锁口清理、打桩垂直度控制、测试方案实施等进行重点把控。同时,应保留完整的影像资料和检测报告,作为工程验收和后期运维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广州从化区在应用拉森V型钢板桩进行基坑止水时,必须从材料、施工、测试到验收各环节严格把控质量要点。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和严谨的管理流程,才能确保钢板桩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止水功能,保障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与效率,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