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天河区的深水作业工程中,拉森钢板桩施工作为基坑支护和围堰建设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地铁、地下管廊、桥梁基础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水下作业难度大,加之潜水员需配合完成桩体对接、封底、清淤及检测等工作,安全与质量控制显得尤为关键。为确保施工顺利推进,必须从技术准备、人员管理、设备保障和现场监管等多个方面系统把控。
首先,施工前的技术准备是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基础。在设计阶段,应结合天河区地质条件(如软土层较厚、地下水丰富等特点),合理选择拉森钢板桩型号,并进行稳定性验算。同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潜水作业流程、水下对接工艺以及应急处置措施。所有方案须经专家评审并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此外,应对施工区域进行详尽的水文地质勘察,掌握水流速度、潮汐变化、河床高程等数据,为潜水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人员资质与培训管理至关重要。参与水下作业的潜水员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潜水作业资格证书,并具备丰富的深水施工经验。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重点讲解拉森钢板桩安装过程中的风险点,如水下能见度低、水流冲击、桩体倾斜或卡顿等问题的应对方法。同时,建立“双人作业”制度,确保每名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均有另一名待命人员随时准备支援,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现场还需配备专业医疗救护团队和减压舱设备,防范减压病等职业健康风险。
在设备配置方面,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潜水装备和水下施工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正压式空气呼吸系统、防水通讯装置、水下照明设备、水下切割与焊接工具等。所有设备在使用前须经过严格检测和试运行,确保其密封性、耐压性和可靠性。对于拉森钢板桩本身,进场前需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复核,杜绝使用存在裂纹、变形或锈蚀严重的桩体。吊装设备也应满足水下精准定位的要求,避免因操作误差导致桩体错位或损伤。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覆盖。在潜水作业开始前,应设立警戒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值守,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每次下潜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包括气瓶压力、通讯信号、应急预案等内容。水下作业过程中,水面指挥人员应与潜水员保持实时联络,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和作业进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水流突变、设备故障或人员不适,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将潜水员安全回收。
质量控制方面,重点在于确保拉森钢板桩的垂直度、咬合紧密性和整体密封性。潜水员在水下需协助调整桩体位置,使用专用夹具固定,并通过敲击听音等方式检查锁口连接是否严密。对于关键节点,如转角处或与其他结构衔接部位,应增加检查频次,必要时采用水下摄像设备进行影像记录,便于后期追溯。封底混凝土浇筑前,潜水员还需完成基底清理和障碍物排除工作,确保底部无淤泥堆积,提高止水效果。
最后,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也不容忽视。在天河区这类城市核心区作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如设置防污帘、控制泥浆排放、及时回收废弃材料等。同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夜间高噪声施工扰民,体现绿色施工理念。
综上所述,广州天河区深水作业中拉森钢板桩与潜水配合施工是一项技术密集、风险较高的系统工程。唯有通过科学规划、规范操作、严格监管和持续改进,才能实现安全可控、质量达标的目标,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