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深基坑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止水性、施工便捷性和可重复利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广州荔湾区的地铁、地下管廊、桥梁基础及临江堤岸等工程中。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雷雨频发的南方地区,防雷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拉森钢板桩作为金属结构体,具有较强的导电性能,若未进行有效的防雷接地处理,极易成为雷击的传导路径,对施工现场人员、设备以及周边建筑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拉森钢板桩防雷接地电阻数值,是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必须明确防雷接地的基本原理。防雷接地系统通过将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降低电位差,防止高电压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其数值越小,说明接地效果越好。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及相关电气安全规程,一般要求防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在特殊环境或重要工程中,如靠近变电站、通信设施或易燃易爆区域,接地电阻甚至要求控制在4Ω以下。因此,在广州荔湾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
其次,影响拉森钢板桩防雷接地电阻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土壤电阻率、接地体布置方式、连接质量以及环境湿度等。广州地处华南沿海,荔湾区多为冲积平原,土壤以黏土和砂质黏土为主,含水量较高,整体土壤电阻率相对较低,有利于接地系统的构建。但在局部区域,如填土层较厚或存在建筑垃圾回填的情况,土壤导电性能会显著下降,导致接地电阻升高。为此,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土壤电阻率测试,必要时采用降阻剂或换填低电阻率土壤来优化接地环境。
在接地体的设置方面,拉森钢板桩本身可作为自然接地体使用,但需确保各桩体之间电气连通良好。通常采用扁钢或圆钢将相邻钢板桩顶部焊接连接,形成连续的接地网,并引出至主接地极。焊接部位应打磨除锈,确保接触面清洁,焊缝饱满无虚焊,焊接完成后需进行防腐处理,防止因腐蚀导致接触电阻增大。此外,应在钢板桩群的四个角及中间位置设置垂直接地极,深度一般不小于2.5米,使用镀锌角钢或钢管,进一步降低整体接地电阻。
测量接地电阻是检验防雷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三极法(直线法)和钳形表法。在施工现场,推荐采用三极法进行精确测量,即通过电流极、电压极和被测接地极构成回路,施加测试电流后读取电阻值。测量时应避开雨天或土壤过于潮湿的时段,以免数据失真。每次测量应至少进行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若测得电阻值超过规定限值,应立即查找原因,检查连接点是否松动、腐蚀,或考虑增加接地极数量、延长接地体长度等补救措施。
还需强调的是,防雷接地系统并非一次性工程,而应贯穿于整个施工周期。特别是在钢板桩拔除或后续结构施工过程中,可能破坏原有接地网络,必须及时恢复或重建接地连接。项目管理人员应建立定期检测制度,尤其在雷雨季节来临前进行全面排查,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有效状态。
最后,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现场作业人员充分认识到防雷接地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检测与维护技能。同时,监理单位应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对接地施工方案、材料质量、焊接工艺及测试报告进行全过程审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广州荔湾区拉森钢板桩工程中的防雷接地电阻控制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强的技术工作。只有从设计、施工、检测到维护各个环节协同配合,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才能有效保障工程安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