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往往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广州地区的地质条件多样,部分地区存在较为坚硬的地层,如卵石层、砂岩、石灰岩等地质构造。这类地层在钢板桩沉桩过程中会带来较大的阻力,容易造成桩体损坏、打桩设备超负荷甚至无法正常贯入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坚硬地层是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必须重点考虑的技术难题。
面对坚硬地层,首先应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在施工前期,必须对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探,包括钻孔取样、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等手段,明确地下各层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地层分布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硬夹层或岩石层。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初步判断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为后续的施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选择合适的打桩设备和施工工艺至关重要。对于一般软土或中硬土层,常规的振动锤或液压锤即可完成钢板桩的贯入。然而,当遇到坚硬地层时,普通打桩设备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贯入力,此时应优先考虑使用高能量的液压冲击锤或柴油锤。这类设备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穿透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坚硬地层带来的阻力。此外,也可考虑采用预钻孔辅助沉桩技术,即先用钻机在钢板桩预定位置钻出一定深度的导向孔,以减少贯入阻力,提高沉桩效率。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遇到完整的岩层或非常坚硬的卵石层,常规的沉桩方式可能难以奏效。此时,可采用“引孔+扩孔+沉桩”的复合施工工艺。具体做法是:先用钻机在桩位钻设较小直径的引导孔,再逐步扩孔至钢板桩截面略大的尺寸,最后将钢板桩插入孔中,并通过振动或静压方式使其进一步下沉至设计标高。这种方法虽然施工成本有所增加,但在应对坚硬地层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钢板桩选型方面也应根据地层情况作出相应调整。通常情况下,广州地区常用的拉森IV型或VI型钢板桩具有较好的抗弯和抗剪性能,适用于大多数地质条件。但在坚硬地层中,为提高桩体的贯入能力和抗损性能,建议选择强度更高、壁厚更大的钢板桩型号,或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质的特殊桩型,以增强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同样不可忽视。在坚硬地层中沉桩时,应实时监测桩体贯入情况、锤击能量、贯入速度以及桩体垂直度等关键参数。一旦发现贯入困难、桩体偏移或锤击能量异常等情况,应及时暂停施工,分析原因并调整施工方案。例如,可以适当调整打桩顺序,优先沉设周边桩位以形成围护结构,从而减少中心区域的贯入阻力;或者采用分段沉桩、间歇式打桩等方法,避免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
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广州某地下管廊项目就曾遇到类似问题。该项目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存在厚度较大的卵石层,常规打桩设备无法有效贯入。施工方在综合评估后,采用了预钻孔结合高能量液压锤的方式进行施工,同时对钢板桩进行了局部加强处理,最终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最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也是影响施工成败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应配备熟悉复杂地质条件下钢板桩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其掌握应对坚硬地层的施工技巧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遇到坚硬地层时,应通过科学的地质勘察、合理选择施工设备与工艺、优化钢板桩选型、加强施工监测与调整、提升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措施,综合应对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安全、高效与质量,为各类基坑支护、河道整治、地下工程等项目提供坚实的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