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越秀区的城市建设与市政工程中,道路的平整度是衡量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在涉及地下管线施工、基坑支护等工程中,常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随着施工完成,需对因施工扰动而受损的道路进行恢复。为确保道路恢复后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必须严格控制道路恢复过程中的平整度质量。以下是广州越秀区在拉森钢板桩施工后道路恢复过程中,保障平整度的关键控制要点。
首先,前期调查与评估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在拆除拉森钢板桩并准备恢复道路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勘察,评估原有路面的损坏程度、路基稳定性以及周边结构物的影响。尤其在越秀区这类老城区,地下管线密集,土层复杂,需结合地质雷达、钻孔取样等手段,明确回填区域的地基承载力状况。只有在充分掌握现场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方案,避免后期沉降导致的平整度问题。
其次,回填材料的选择与分层压实是影响平整度的核心环节。拉森钢板桩拔除后形成的空隙必须及时回填,防止地基松动引发不均匀沉降。推荐使用级配良好的砂石或低强度混凝土进行回填,严禁使用建筑垃圾或含有机质的土壤。回填应遵循“分层回填、逐层压实”的原则,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厘米,并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平板夯进行夯实,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95%)。特别在靠近人行道或检查井等边缘区域,更应加强人工夯实,避免出现压实盲区。
第三,基层处理与结构恢复直接关系到最终路面的平整性。在回填完成后,需铺设水泥稳定碎石或C15素混凝土作为基层,厚度根据原道路结构确定,通常为15~20厘米。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基层标高和平整度,使用刮平机或铝合金直尺进行找平,确保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同时,新旧基层接缝处应设置传力杆或拉杆,增强整体性,防止错台现象。在越秀区部分狭窄街道施工中,可采用预制装配式基层板,以缩短工期并提高精度。
第四,沥青面层摊铺工艺的精细化管理是实现高平整度的关键步骤。面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对基层彻底清扫并喷洒透层油或粘层油,增强层间粘结。摊铺过程中,应保持连续作业,避免中途停顿造成接缝不平。建议使用自动调平装置的摊铺机,并安排专人实时监测摊铺厚度和温度(通常控制在150~165℃)。碾压工序应紧跟摊铺,先用钢轮压路机静压一遍,再振动压实2~3遍,最后胶轮压路机收面,确保表面密实且无轮迹。
第五,接缝处理与新旧路面衔接是容易被忽视但极为重要的细节。由于恢复路段通常与原有道路相连,若处理不当极易形成高低差。纵向接缝应开挖成台阶状,宽度不少于30厘米,并涂刷乳化沥青;横向接缝则宜采用热接缝工艺,或在冷接缝处加铺抗裂贴。施工完成后,应用三米直尺逐段检测平整度,凡超过3mm的部位必须铣刨重铺,确保行车舒适性。
最后,全过程质量监控与验收机制不可或缺。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自检体系,监理单位须全程旁站监督,重点把控材料检验、压实度检测、平整度测量等关键节点。完工后,应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弯沉值、平整度(IRI)、构造深度等指标检测,确保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要求。对于不达标路段,必须限期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综上所述,在广州越秀区拉森钢板桩施工后的道路恢复工程中,平整度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前期评估、回填压实、基层施工、面层摊铺、接缝处理及验收等多个环节。唯有坚持科学管理、精细施工、严格监督,才能有效提升道路恢复质量,保障城市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也为老城区基础设施更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