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天河区的各类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及临时挡土工程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为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规范的施工日志记录不仅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工程质量追溯和责任界定的关键依据。以下是关于广州天河区拉森钢板桩施工日志记录中的规范要求与质量控制要点的详细说明。
一、施工日志的基本内容要求
施工日志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或专职施工员每日如实填写,内容涵盖当天的施工全过程。具体包括:
- 日期与天气情况:记录施工当日的年月日、气温、风力、降水等气象信息,因天气对打桩机械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尤其在广州雨季期间需特别关注。
- 施工部位与范围:明确标注钢板桩施工的具体位置(如XX路与XX路交汇处基坑东侧),并附上坐标或图纸编号,便于后期核查。
- 施工人员与机械设备:登记现场管理人员、操作工人数量及资质,同时记录使用的打桩机型号(如D80振动锤)、吊车吨位、运输车辆等设备信息,确保设备状态良好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 材料进场与验收情况:详细记录拉森钢板桩的规格(常用U型SP-IV型,长度9~15m)、批次号、生产厂家、进场数量及质检报告编号,并注明监理单位是否验收合格。
二、施工过程记录的质量要点
施工日志必须真实反映施工动态,重点突出以下关键环节的记录:
- 沉桩工艺参数:包括每根桩的定位坐标、垂直度偏差(允许偏差≤1%)、沉桩深度、最终贯入度(每阵锤击下沉量)等数据。对于采用振动沉桩的工艺,需记录激振力、振动频率及持续时间,防止因过度振动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
- 接桩与锁口处理:当单根桩长不足时需进行接桩,日志中应注明接桩方式(通常为焊接)、焊缝质量检查结果(是否满焊、有无夹渣)、防腐处理措施等。锁口处应涂抹专用润滑脂以减少摩擦阻力,此操作也需记录。
- 异常情况处理:如遇地下障碍物(旧基础、孤石)、桩体倾斜、锁口脱开等问题,须详细描述发生时间、位置、处理方法(如引孔、拔出重打)及处理结果,并附现场照片或简图说明。
- 监测数据记录:配合第三方监测单位,记录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邻近建筑裂缝、地下水位变化等数据,一旦超出预警值,应立即停工并上报。
三、质量控制与验收环节的日志体现
施工日志不仅是过程记录,更是质量控制的证据链。相关验收活动必须在日志中完整体现:
- 隐蔽工程验收:钢板桩施打完成后,在回填或进入下道工序前,需组织监理、设计、建设单位进行隐蔽验收。日志中应注明验收时间、参与人员、验收结论及整改意见落实情况。
- 焊接质量检查:对所有接桩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和部分超声波探伤,检查结果(合格/不合格)、检测比例、检测单位名称均需登记。
- 止水效果观察:特别是在临近珠江或地下水丰富区域,需记录桩墙合拢后渗漏情况,如有轻微渗水应注明封堵措施(如注浆、贴橡皮条)及效果。
四、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记录
天河区作为广州核心城区,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日志中应包含:
- 噪音与振动控制:记录每日施工时间段(避免夜间施工扰民)、振动监测数值,是否采取减振沟等措施。
- 扬尘与废弃物管理:说明场地洒水降尘频次、钢板桩表面除锈废料、废弃焊条头等固废的清运情况。
- 安全交底与培训:每次班组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时间、内容、签字人员名单应登记在册,体现安全管理闭环。
五、日志管理的规范性要求
为确保日志的法律效力与可追溯性,必须遵循以下管理原则:
- 书写规范:使用黑色墨水笔或电子系统录入,字迹清晰,不得涂改。如有修改,应划改并由责任人签名确认。
- 连续性与完整性:从施工准备到竣工撤场,每日不间断记录,节假日或停工期间也应注明“停工”及原因。
- 归档保存:施工结束后,日志应装订成册,加盖项目章,移交公司档案室及建设单位,保存期限不少于工程保修期满后五年。
综上所述,广州天河区拉森钢板桩施工日志不仅是日常管理工具,更是工程质量、安全与责任的重要载体。通过规范化、精细化的日志记录,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水平,防范技术风险,保障城市密集环境下深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各参建单位应高度重视日志工作,将其作为质量管理的基础环节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