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番禺大石物流园的建设与改造过程中,随着场地功能升级和仓储设施扩建需求的增加,深基坑支护工程成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利用的临时支护结构,因其施工便捷、止水性能良好、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土方开挖和基坑围护工程中。在本项目中,为确保施工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并优化资源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拉森钢板桩租赁及支护方案,并协调好装卸运输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根据现场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项目团队对基坑深度、周边环境及地下水位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经测算,该区域基坑开挖深度普遍在4至6米之间,局部区域接近7米,且地下水位较高,存在一定的渗流风险。因此,选用U型拉森Ⅳ型钢板桩作为主要支护形式,其截面模量大、抗弯能力强,配合内支撑或锚索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基坑变形,保障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考虑到项目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成本控制要求,决定采用租赁模式获取钢板桩材料。通过对比多家本地及周边地区的专业租赁服务商,最终选定一家具备丰富经验、设备齐全且服务响应迅速的合作单位。租赁方案明确包括钢板桩型号、数量(初步预估需300根,总长约为900延米)、租期(预计90天)、运输方式及现场交接流程等内容。同时,合同中特别约定了损坏赔偿标准和归还验收条件,以降低管理风险。
在支护结构设计方面,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的原则。采用分段打设的方式进行钢板桩沉桩作业,优先在靠近既有建筑和主干道侧加强布桩密度,并设置监测点实时跟踪位移和沉降数据。对于转角部位和受力集中区,增设角桩和冠梁以增强整体稳定性。此外,在基坑底部布置集水井和排水沟,结合钢板桩自身的止水特性,形成有效的防排水体系,防止因水土流失引发塌方事故。
装卸协调是整个钢板桩使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现场秩序。由于物流园区内部道路狭窄,重型机械进出受限,因此必须提前规划运输路线和临时堆放区域。所有钢板桩由平板货车运抵现场后,统一停放在指定卸货区,避免堵塞交通要道。吊装作业由具备资质的起重班组执行,使用25吨汽车吊配合专用夹具进行平稳起吊,杜绝野蛮操作导致桩体变形或连接锁口损伤。
为提升装卸效率,项目部建立了动态调度机制。每日开工前,施工员根据当日工作面安排提交钢板桩需求计划,物资管理人员据此通知租赁公司调整发车时间,实现“按需供应、即到即用”。同时,在现场设立临时拼接平台,对部分长度不足的桩体进行焊接接长处理,减少二次搬运次数。每批次装卸完成后,及时清点数量并检查外观质量,填写交接记录单,确保账物相符。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安全管理贯穿始终。所有参与人员均接受专项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明确各自职责与应急处置程序。施工现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限制非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特别是在夜间或雨天作业时,增派照明设备和防滑措施,确保作业环境可控。项目监理单位也定期开展巡查,监督支护结构的安装质量和使用状态,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钢板桩租赁模式不仅降低了初期资金投入,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待基坑回填完毕、支护结构拆除后,所有完好的钢板桩将由租赁公司回收翻新,进入下一轮循环使用,充分体现了绿色施工理念。同时,通过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项目实现了零安全事故、无重大延误的目标,为后续主体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广州番禺大石物流园拉森钢板桩租赁支护方案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前期周密的技术准备、中期高效的装卸协调以及全过程严格的安全管控。这一案例也为类似城市密集区的临时支护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只有将技术、管理与协作有机结合,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