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化管理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广州荔湾区智慧城项目作为区域重点工程,其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围护结构形式,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周边建筑、地下管线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为确保支护结构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引入数字化监测设备对拉森钢板桩的变形、应力、位移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已成为标准做法。而监测设备投入使用前的精度验收,是保障数据真实有效的重要前提。因此,制定科学、规范的精度验收记录必备项,对于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备基本信息登记
精度验收的第一步是完整记录监测设备的基本信息。这包括设备型号、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安装位置、传感器类型(如倾角计、应变计、位移计等)、通讯方式(有线或无线)、供电模式以及校准证书编号等。这些信息不仅用于追溯设备来源,也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依据。所有信息需与设备出厂资料一致,并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第三方监测单位共同确认签字。
二、安装环境与条件核查
监测设备的精度受安装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对安装现场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安装位置是否避开振动源、电磁干扰区域;传感器固定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松动或倾斜;电缆布设是否规范,是否有破损或接头裸露;防水、防尘措施是否到位等。特别是拉森钢板桩在打设过程中会产生强烈振动,若传感器未在适当时间安装或保护不当,极易导致数据失真或设备损坏。验收时应附现场照片和安装示意图,确保可追溯性。
三、基准值采集与初始状态标定
在正式监测前,必须完成基准值的采集工作。基准值是指在结构尚未发生明显变形或受力变化时所测得的初始读数,是后续数据分析的参考基础。验收过程中需确认基准值采集的时间节点是否合理(通常应在基坑开挖前24小时内完成),采集频次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建议不少于三次取平均值),并检查数据是否稳定。同时,应对每个测点进行编号登记,建立测点台账,确保数据对应无误。
四、精度测试与误差分析
这是精度验收的核心环节。需通过标准计量设备对监测系统进行比对测试,验证其测量精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例如,使用高精度水准仪对比沉降监测数据,用标准砝码加载测试应变计响应,或通过已知位移量的人工模拟测试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验收标准通常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及相关行业规范,要求系统综合误差不超过±5%。测试结果需形成详细的误差分析报告,包含最大偏差、平均误差、重复性误差等内容。
五、数据传输与系统集成验证
现代监测系统多采用物联网架构,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无线传输与平台集成。因此,验收还需验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与完整性。具体包括:数据上传频率是否符合设定(如每15分钟一次);是否存在丢包、延迟或中断现象;平台接收的数据是否与现场读数一致;报警阈值设置是否合理,触发机制是否正常。可通过模拟超限数据测试系统的预警功能,确保一旦出现异常能及时推送至相关责任人。
六、多方会签与资料归档
精度验收工作完成后,须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及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现场验收会议,对各项测试结果进行评审。各方需签署《数字监测设备精度验收记录表》,明确验收结论(合格/不合格),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所有原始记录、测试报告、照片、校准证书等资料应统一归档,纳入工程竣工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综上所述,广州荔湾区智慧城拉森钢板桩数字监测设备的精度验收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强的工作,涉及设备、安装、数据、系统等多个维度。只有严格落实各项验收必备项,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与可靠,为基坑施工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智慧工地建设的深入,此类标准化验收流程将逐步推广至更多工程项目,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