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花都区的桥梁工程建设中,承台施工是整个结构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由于花都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土层以粉质黏土、淤泥质土为主,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因此在承台开挖过程中极易发生边坡失稳、基底涌水或管涌等问题。为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已成为一种成熟且高效的解决方案。结合桩基施工的协同作业,合理设计租赁与支护方案,不仅能够提升施工效率,还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拉森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止水性能、较高的抗弯刚度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在花都区某桥梁承台项目中,设计开挖深度约为5.8米,周边存在既有道路和管线,对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经技术经济比选后,决定采用Ⅳ型拉森钢板桩进行围护,桩长12米,入土深度约6.2米,形成封闭式围堰结构。该方案既能满足抗隆起、抗倾覆及整体稳定性验算要求,又能有效隔绝地下水,为干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考虑到项目周期较短、一次性采购成本高,施工单位采取了“租赁+专业服务”的模式,从本地具备资质的钢结构租赁公司获取钢板桩及相关配套设备。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降低资金占用,避免资产闲置;二是由专业团队负责打拔桩作业,确保施工质量;三是可根据实际进度灵活调整租赁时长,减少浪费。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了钢板桩的技术参数、维护责任及损坏赔偿条款,保障了双方权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拉森钢板桩的施打需与桩基工程密切协同。首先,在钻孔灌注桩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测量放样,确定钢板桩的轴线位置。随后利用履带式打桩机配合振动锤进行沉桩作业,采用逐片插打法,确保锁口咬合紧密,防止渗漏。值得注意的是,桩基施工产生的震动可能影响已安装钢板桩的稳定性,因此在安排施工顺序时,应优先完成远离承台区域的桩基,再向中心推进,并实时监测钢板桩的位移与倾斜情况。
此外,为增强支护体系的整体性,在钢板桩顶部设置通长的冠梁(通常采用H型钢或工字钢),并通过围檩与支撑系统连接。对于较宽的承台基坑,还需在内部增设一道钢管支撑或混凝土支撑,形成稳定的内支撑框架。所有构件均通过高强度螺栓或焊接固定,确保力的均匀传递。同时,在基坑四周布设水位观测井和位移监测点,实现信息化施工管理。
排水系统的设计也不容忽视。尽管拉森钢板桩具有良好的止水效果,但在接缝处仍可能存在微量渗水。为此,在基坑底部设置集水沟和沉淀池,配备大流量抽水泵,确保作业面干燥。若遇强降雨或地下水异常丰富的情况,可结合轻型井点降水辅助降低水位,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在整个施工周期中,钢板桩的拆除同样需要精心组织。待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拔桩作业。为减少对周边土体的扰动,通常采用液压振动锤低频振动方式缓慢拔出,并及时对拔桩后的空隙进行注浆填充,防止地面沉降。所有钢板桩在回收后由租赁单位统一检修、除锈、矫正,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该支护方案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多方协作。设计单位提供了详细的结构计算书与节点详图,施工单位制定了周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全程监督关键工序,租赁服务商则保证了材料供应的及时性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正是这种“设计—施工—租赁—监测”一体化的协同机制,使得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期推进。
综上所述,在广州花都区桥梁承台施工中,采用租赁模式引入拉森钢板桩支护,并与桩基工程实现高效协同,不仅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与可控性,也体现了现代工程建设向绿色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装配式支护技术和智能监测系统的进一步普及,此类支护方案将在更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