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天河区的深基坑工程和地下结构施工中,尤其是在临近珠江、城市河道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深水作业已成为常见且极具挑战性的施工环节。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与周边建筑密集的环境,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支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深水基坑支护中。结合潜水作业进行协同配合,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也显著增强了支护系统的可靠性。
拉森钢板桩因其良好的止水性能、高强度以及便于插打和拔除的特点,在广州地区的软土地层中表现出优异的适应性。在天河区部分地铁配套工程、地下停车场及综合管廊项目中,常需在深度超过8米甚至12米的基坑内作业,地下水压力大,土体稳定性差,若不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极易引发坍塌、涌水等安全事故。因此,采用拉森钢板桩形成连续封闭的围护结构,成为控制变形、隔断地下水的理想选择。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拉森钢板桩的安装通常采用振动锤或静压设备进行沉桩。然而,在靠近水域或已存在积水的基坑中,常规的地面施工方式难以满足精确对接与密闭连接的要求。此时,潜水员的介入便显得尤为关键。通过专业潜水团队的水下作业,可在能见度低、水流扰动大的环境下完成钢板桩的定位引导、接缝检查、异物清理以及局部调整,确保每一块钢板桩都能准确咬合,形成严密的整体屏障。
潜水配合的具体流程一般包括:首先由测量人员确定钢板桩的设计轴线与标高,随后在水面以上完成初步插打至一定深度;当桩体进入水下区域后,潜水员携带专用工具下潜,实时观察桩体垂直度与相邻桩的咬合状态。一旦发现偏移或卡阻现象,立即通过水下手动校正或配合水上机械微调,确保沉桩顺利进行。此外,在合拢段施工时,由于空间受限,往往需要潜水员精确测量缺口尺寸,并指导现场切割定制封口桩,以实现最终闭合。
值得一提的是,深水环境中作业对潜水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极高要求。所有参与作业的潜水人员均须持有国家认证的潜水资格证书,并配备先进的供气系统、通讯设备和应急救援预案。施工现场还需设置专门的潜水工作站,配备减压舱、急救设备及监控系统,确保整个作业过程可控、可溯、可救。
从工程经济性角度分析,拉森钢板桩租赁模式在广州天河区的应用日益普及。相较于一次性购买,租赁不仅能大幅降低初期投入成本,还能根据项目周期灵活调配型号与数量。常见的Ⅳ型、Ⅵ型拉森桩因其截面模量大、抗弯能力强,特别适用于深水高压环境。而专业租赁公司通常提供“供应+施工指导+回收”一体化服务,进一步减轻了总包单位的管理负担。
同时,支护方案的设计必须结合现场地质勘察报告、水文资料及周边建筑物基础情况,进行详细的受力计算与稳定性验算。通常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应力分布,优化钢板桩的入土深度、支撑层数及间距。在潜水作业阶段,这些设计参数将作为现场操作的重要依据,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安全规范。
综上所述,在广州天河区的深水基坑工程中,拉森钢板桩支护体系与潜水作业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现代城市地下施工技术的高度集成与精细化管理水平。这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支护难题,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未来,随着智能化监测系统、无人潜水装置的发展,该类施工工艺有望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与安全性,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深水作业都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和《潜水作业安全规程》等相关标准,落实全员安全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唯有如此,才能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推动城市建设向更高品质迈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