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海珠区的冬季施工中,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土体冻结、材料性能下降以及施工环境复杂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地铁、地下管廊、地下室等项目的建设中。然而,在低温环境下,如何确保拉森钢板桩在租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与耐久性,成为施工单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冬季施工拉森钢板桩租赁支护方案,并融入有效的防冻设计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应充分考虑广州地区冬季气候特点。尽管广州地处亚热带,冬季平均气温相对较高,但近年来受寒潮影响,极端低温天气频发,尤其夜间温度可能接近或低于5℃,局部区域甚至出现短暂结冰现象。在此类条件下,土壤含水率较高的地层易发生浅层冻结,导致土体抗剪强度变化,进而影响拉森钢板桩的侧向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因此,在支护设计阶段,需结合气象数据对冻土深度进行估算,并据此调整钢板桩的入土深度和布置间距,确保其在低温环境下的有效嵌固。
其次,在材料选择与租赁管理方面,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拉森钢板桩,如U型或Z型热轧钢材,其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锁口密封性。在冬季施工期间,应对租赁进场的每一批次钢板桩进行严格检查,重点检测锁口是否因低温脆化而出现裂纹或变形,防止因材料缺陷引发渗漏或失稳。同时,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保温仓储区,避免钢板桩长时间暴露于低温潮湿环境中,减少钢材冷脆风险。
在施工工艺方面,打设钢板桩前应对作业面进行预处理。对于可能出现冻土的区域,可采用蒸汽加热或电热毯等方式对表层土体进行解冻,确保沉桩顺利进行。沉桩过程中宜采用液压振动锤配合低频高频交替作业模式,以降低对桩体及周围土体的冲击损伤。此外,考虑到低温下润滑油黏度增加,机械设备运行效率下降,应加强设备维护,使用适合低温环境的液压油和润滑剂,保障施工连续性。
防冻设计的核心在于控制地下水与结构界面的冻结风险。一方面,应在基坑周边合理布设降水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自由水向桩周迁移并冻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在钢板桩外侧铺设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形成隔热层,减缓热量散失。对于已形成的支护体系,可在内支撑或冠梁部位加装电伴热系统,维持关键节点温度在0℃以上,防止焊缝开裂或连接件松动。
在监测与应急管理方面,应建立全天候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采集钢板桩的位移、倾斜、应力及周边土体温度等参数。一旦发现异常变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回填反压、增设斜撑或注浆加固等补强措施。同时,项目部应组织专项培训,提升作业人员对冬季施工风险的认知水平,确保各项防冻措施落实到位。
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拉森钢板桩的租赁模式本身具备环保与经济双重优势。通过科学的冬季施工组织与防冻设计,不仅能够延长钢板桩的使用寿命,提高周转率,还能显著降低碳排放与资源浪费。施工单位应与租赁单位密切协作,建立完善的进场验收、使用记录与退场检测机制,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
综上所述,在广州海珠区冬季施工中,拉森钢板桩支护系统的安全稳定依赖于系统化的防冻设计与精细化的现场管理。只有将气候因素、材料性能、施工工艺与监测预警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应对低温带来的挑战,确保深基坑工程顺利推进,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