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天河区进行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地下管廊施工等场景。随着工程主体结构的完成或阶段性施工任务的结束,拉森钢板桩需要有序退场,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清理和恢复。为确保退场过程安全、环保、合规,场地清理必须达到相关标准,并通过主管部门或监理单位的验收。以下是广州天河区设备退场拉森钢板桩后,场地清理达标验收记录中必备的关键项目内容。
一、钢板桩拔除与设备退场情况记录
钢板桩的拔除是退场工作的首要环节。验收记录中应详细记载拔除时间、拔除方式(如振动锤拔除、静压拔除等)、参与设备型号及数量、作业人员资质等信息。需确认所有预设的拉森钢板桩已全部拔出,无遗漏或断裂残留于地下。对于因地质条件复杂无法完全拔除的情况,应附有技术处理方案及备案说明。同时,退场的机械设备须登记退场时间、运输车辆信息及去向,确保现场无闲置设备滞留。
二、场地平整度与地貌恢复达标情况
钢板桩施工往往对地表造成扰动,退场后必须对场地进行整平处理。验收记录应包含场地平整度检测数据,通常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确保地面高差控制在±5cm以内(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可调整)。对于回填区域,需注明回填材料(如砂土、素土或级配碎石)、分层压实厚度及压实度检测结果(一般要求压实度≥93%)。此外,原绿化带、人行道或道路结构若受施工影响,应按原状或设计要求恢复,验收时需提供恢复前后对比照片及施工单位自检报告。
三、建筑垃圾与废弃物清运记录
施工结束后,现场不得遗留任何建筑垃圾、废弃钢材、油污杂物或包装材料。验收记录中应列明清运时间、清运单位资质、垃圾种类、清运总量及处置地点(需具备合法消纳证明)。特别注意对钢板桩连接件、锁口润滑油脂残留、焊接残渣等细小废弃物的清理。环保部门或监理单位可进行现场抽查,确保“工完料尽场地清”原则落实到位。
四、周边环境与公共设施保护情况核查
拉森钢板桩施工常位于城市建成区,临近道路、管线、建筑物等敏感区域。退场验收需重点核查施工期间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记录内容包括:是否有路面开裂、沉降、井盖移位、绿化损毁等情况;地下管线(如供水、燃气、电力)是否受损或位移;邻近建筑物是否存在裂缝或倾斜加剧现象。如有问题,须附整改报告及修复完成证明。同时,应确认施工围挡、临时标识、警示灯等临时设施已全部拆除。
五、安全文明施工与扬尘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根据广州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场地清理过程中仍需落实安全防护与扬尘控制措施。验收记录应体现退场期间是否设置安全警戒线、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夜间施工照明是否合规等内容。对于易产生扬尘的裸露土方或回填区域,须采取覆盖防尘网、洒水降尘等措施,并记录洒水频次与覆盖面积。环保监测单位可出具扬尘监测报告,作为验收依据之一。
六、资料完整性与责任单位签章
完整的验收记录必须包含以下文件资料:施工日志摘录、钢板桩拔除记录表、场地平整检测报告、垃圾清运单据、影像资料(含时间节点照片)、监理单位巡查记录、施工单位自评报告等。所有资料需真实、可追溯,并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共同签署确认。必要时,还需报天河区住建局或质量安全监督站备案。
七、后续监管与长效管理建议
尽管退场验收通过,但部分项目可能涉及后期沉降观测或绿化养护期。验收记录中可提出后续管理建议,如设立沉降观测点定期监测、安排专人负责绿化养护、保留联系方式以便问题反馈等。这不仅体现施工单位的责任意识,也为城市管理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广州天河区拉森钢板桩设备退场后的场地清理达标验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工程、环保、安全、市容等多个维度。只有严格按照上述必备项逐一落实并形成完整记录,才能确保项目顺利闭环,维护城市环境整洁与公共安全,为后续开发或市政使用创造良好条件。各参建单位应高度重视退场管理,杜绝“重开工、轻收尾”的现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与行业规范。
Copyright © 2022-2025